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 | 我们看见了同一种未来
2022-01-14 09:5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颜科帆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作为一名选调生,来到广东省南雄市湖口镇湖口村之后,也有了一片令我魂牵梦萦、可供耕种的土地。

颜科帆(前中)在产业园帮助村民清理葡萄枝条。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助理,调研是我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安顿下来的第一天,我便开始了对22个自然村的一一走访。我看见,我们村既有村民生活富足的张屋自然村,也有仍以种植黄烟水稻、看天吃饭的汉塘自然村。自然村和自然村之间,已经有了不小的发展差距。深入了解后,我发现张屋村的富裕得益于靠近圩镇、信息发达,村民率先流转土地发展产业。而对于像汉塘村这样信息闭塞、发展落后的,正是我们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使命所在。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调研中我发现,制约湖口村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缺少土地。当前,村里基本农田以外的土地多数已经流转。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一大牵挂,便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真正惠及村民的集体经济。每当开会讨论时,大家畅所欲言、氛围热烈,我心中也生出一种干事创业的豪情和热切。

  为破解土地困局,新任的村书记、主任张慈荣,利用自身经验,带领村集体成立了五湖机械公司,整合村民家中闲置的挖掘机、压路机、拖拉机、渣土车等设备,形成规模优势,承揽施工项目,帮助村民增收。五湖机械作为一家平台公司,投入很小,却盘活了村里的资产和人力。2021年底,村里又与一家企业合作种紫薯。我们没有一开始就大面积种植,而是先育苗,通过苗的销路来测试市场大小,再根据市场反馈决定紫薯的种植面积。截至目前,紫薯项目已带动村里30余人获益。

  发展的另一个限制,是缺乏技术。村干部们有许多构想,譬如整合利用家前院后的空间发展菌类种植、网箱养鱼等项目。“一要技术指导,二要有人带头,我们村干部可以带头,但缺的是技术。”村党总支纪检委员张志明这样说。还有,位于高石街村的旧烟站拆除时,我从一位村民口中,听到一句令我五味杂陈的话:“老烟站搬走了,我连卖苦力的地方都没有了!”这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民的收入增加,更要帮助他们改变陈旧观念、提升生产技能,从而抓住就业机会。

  面对技术限制,我们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来寻求突破。村党组织着手修缮湖田、高石、坪地三个片区党支部的活动阵地,并首先在高石片区活动室组织妇女开展“包糍制作”技能培训。包糍又被当地人叫做“硬米糍”,形似饺子,外皮由粳米研磨成粉混合黄栀子和草木灰水制成,包上用茄子和酸笋炒制的馅,是一种客家特色小吃。由于制作工序复杂,村里的年轻人中会做的已经不多了。活动现场,年长的妇女们耐心教年轻的媳妇姑娘们,让她们学会后,农闲时到集市、车站等地售卖,多挣一份收入。村干部笑着说:“你看,你们这么能干,家里以后还不是你们说了算嘛!”在场的妇女们听了哈哈大笑。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我仿佛看见了一幅湖口村男女老少安居乐业的图景。而村干部们则似乎看见了“往后群众工作更好做”的景象。我知道,我们看见的是同一种未来,我们正奋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