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红利
2022-03-04 09:2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倪敏 通讯员 嘉兴 建林 东萍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走进葡萄种植园,同农技人员和村民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毛竹山村是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的一个自然村,距县城13公里,毗邻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主战场脚山铺,红军长征曾从这里经过。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后,来到毛竹山村葡萄种植园,察看葡萄长势,详细询问葡萄产量、品质、销路、价格等情况。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日前,记者来到毛竹山村采访。只见村口的石碑上,镌刻着总书记在该村考察时提出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12个大字;葡萄园里,处处是村民田间忙碌的身影;文化广场上,“电商直播培训班”人气爆棚……所见所闻表明,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正化作毛竹山村干部群众“一起向未来”的精神动力。

  一个家庭的“多种经营”

  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葡萄长廊进入葡萄园,村民王德利正在农技专家指导下进行整枝。剪刀声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紧邻葡萄园的一幢三层小楼,便是王德利的家。客厅的墙上,总书记与王德利一家的合影十分醒目。

  “总书记当时仔细看了我家的客厅、厨房、卫生间、后院,包括熏腊肉的柴房。他问得很细,比如有没有热水洗澡?电价贵不贵?”王德利幸福地“回放”着一个个温暖的瞬间,“总书记把咱们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时刻挂在心上。”王德利向总书记介绍说,他家种了12亩葡萄,农闲时还到建筑工地打工,2020年全家收入14万多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坐在总书记旁边的王德利妻子罗玲玲,向总书记说起了毛竹山村民谣的变化。10多年前,她刚嫁过来时,流传的民谣是,“毛竹山,泥瓦房,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郎。”而现在民谣悄悄改词了,“毛竹山,葡萄山,家家户户住楼房,生活变了样,有女要嫁毛竹山。”总书记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今的王德利家,收入来源更广了,不仅在家门口开起了小卖部,销售葡萄等各种土特产,还新开了一家农家乐,罗玲玲做的手工凉粉,最多时一天能卖出上百碗。每到周末,预定餐桌就有三四桌。家中新添了一辆崭新的五菱面包车,用于进货送货,生活越来越充实,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条产业链的“拉长增粗”

  去年五一长假,王德利和村里的其他种植户成天钻在园子里伺弄葡萄,忙得常常错过饭点。来自市县的技术员来得更勤了,他们现场教、跟踪帮,把科技兴农的种子植入村民们心中,随着“南玉”等葡萄新品种的落地,毛竹山村的葡萄品质上了一个大台阶。

  村书记王军荣介绍,为做大做强富民产业,村党组织牵头成立了乡村振兴党群理事会和葡萄协会,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通过技术培训、结对帮扶,渐渐培育起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全村大力推行“党小组+理事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46户村民种葡萄,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因为种葡萄,穷山村变成了富裕村。”

  从去年8月起到10月中旬,很多游客慕名来到毛竹山村的葡萄园采摘,葡萄节云上推介效果明显,到村采购的客商比上年多了近一倍。

  葡萄产业兴旺了,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返乡,90后村民王佳便是其中之一。以前,她在桂林从事旅游行业,看着老家葡萄品质上去了,但价格没有同步上升,她果断辞职返乡做起了电商。“旺季一天要发出上千件快递,不光卖自家葡萄,也帮助村民销售,忙的时候还要请人打包发货。”王佳的笑容中透出自信。

  “2021年,村里葡萄亩产超过3000斤,比前年多了500斤左右,价格也上去了,每斤可多挣5毛钱左右。”王军荣说,村里葡萄产业品牌打响了,红色旅游线路也延伸过来了。从湘江战役纪念馆到毛竹山村,不到20分钟车程,许多游客参观了纪念馆后,就来到葡萄园打卡,在茂林修竹间散步,感受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一个传统村落的“转型升级”

  1月13日,为期一周的全州县电商直播培训班在毛竹山村开班,王军荣为学员展示了自己的“带货”技巧,学员们个个聚精会神,学得有模有样。

  “为了走好科技兴农这条路,我们把培训班办到家门口,帮助种植大户、返乡青年迅速成为玩转直播的带头人。”王军荣介绍,他是一位80后,几年前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回到家乡。新一届村“两委”换届时,他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我庆幸自己的选择,虽然每天在村里奔忙,但感觉生活充实。”他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继承弘扬湘江战役精神,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好。

  新农村建设中,毛竹山村统一了建房风格,硬化、亮化了道路,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如今,全村干部群众正致力于葡萄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吃、喝、游、学、购”多元业态,推动小山村由“葡萄村”向“休闲景区”转型。

  记者了解到,毛竹山自然村所属的南一村,将努力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样板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项目已经完工,党群服务中心旁边还要建一个民宿风情体验区。王军荣透露,村里还计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毛竹山村有一支“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是由罗玲玲和邻家几位媳妇牵头成立的。她们正在谋划一件事,组织一场以“环境美、人文美、家风好、生活富”为主题的广场活动,进一步激发大家共同为乡村振兴出力的热情。罗玲玲说,“我们有信心将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期待总书记再来咱们村看看!”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