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近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享有的良好发展条件、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自信从容和人类关怀,在5万多到村任职选调生中引起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
五四青年节前,本报记者连线采访各地选调生,听他们谈自己的在村感悟,谈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德雅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韦秋圆(中)入户宣传医保政策。
新时代为青春梦想
提供舞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生逢新时代,把握新机遇,在乡村振兴一线磨砺成才,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干部,已经成为选调生的坚韧信念。
“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更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到西部、直达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群众相结合,这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途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兴源村党总支书记助理白瑶说。在大学时期,白瑶就被《梁家河》一书深深打动,也就是在那时,她心中埋下了为人民服务的种子。毕业前夕,她现场聆听了师姐黄文秀生前先进事迹报告会,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毅然选择报考选调生。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德雅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韦秋圆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听爷爷说,“吃水不忘挖井人”。高中毕业时,不少名校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各种优越条件,毅然投身乡村的事迹,让她深受震撼和激励。“我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并不是取决于学历或者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是基于自己能够为社会为大众做了什么事情。”韦秋圆说。
很多选调生,都有一个自己内心的英雄。甘肃省永靖县陈井镇张家沟村村主任助理金祥瑞大学期间在岷县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精准扶贫社会调研,他遇到的一位驻村干部,用一腔热忱和真情实意对待扶贫工作,让他知道了基层一线工作的价值。“这位驻村干部引导我来到乡村,让我找到了个人位置,把自己的理想抱负融合在时代潮流中。”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东长畛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景阳在中南大学学习时,看到学长代东援入选2019年度“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让他备受鼓舞。“学长的事迹犹如一粒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刘景阳毕业后选择了回到山西、扎根基层。
国家好,青年才会好。很多选调生的选择,有“站在历史一边”的高度自觉。2019年,李银飞看到甘肃省委组织部选调优秀大学生的通知,毅然考回家乡定西,来到岷县维新镇大花门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我是受国家资助才能够走到吉林大学接受良好的教育,时代楷模黄大年教授是我的榜样,我要向黄老师学习,用所学报效国家,服务父老乡亲。”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刘春燕的老家四川省巴中市是革命老区,她身边的党员们经常讲述他们的入党心路历程、为党工作经历,她认定,为他人谋幸福是与时代声气相通,是幸福的人生。
甘肃岷县维新镇大花门村村主任助理李银飞(左)入户了解留守老人生活情况。
在没有田园诗的村庄
读懂中国
选调生到村工作,环境的落差、不适考验着他们,村情的琐碎、复杂磨炼着他们。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选调生突破。经过基层一线的淬炼,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接几次“烫手的山芋”,找准工作方法与抓手,才能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宽肩膀”,像“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竹子一样站稳脚跟、扎根基层。
对很多选调生来说,语言关是第一道难关。刘景阳第一次进村,村支部书记一开口,他就遇到了严重的交流障碍,只好一边在心里默默检索村书记话语中的关键字,一边用微笑来缓解语言不通的尴尬。“听不懂方言,就会拉开和乡亲们的距离。”刘景阳有意留意身边群众的发音,把一些日常用语记在本子上,没事就拿出来读。随着“玉米”成了“玉茭子”、“大家”成了“伙计”,乡亲们也开始接受刘景阳,和他开起玩笑、唠起家常。
现实中的村庄,不是田园诗,不是“桃花源”。但因为心中热情如火、信念如磐,即使面对凛冽的寒风、贫瘠的土地、不畅的沟通,选调生们依然无怨无悔。
选调生韦秋圆就遭遇过她从没想到的困难。她所在的德雅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村58个小组散居在各个山坳和山腰上。第一次跟村干部开着摩托车入组,她紧紧抓住车尾的手被勒出了红印子。青海省曲麻莱县巴干乡麻秀村村书记助理贺岩刚到村工作时,血氧饱和度只有80%多,患上气管炎,去乡医院吊水久治不愈,后到县医院治疗3天才痊愈。正如青海省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阿拉尔村主任助理龙吾乐所说,基层是苦的,是累的,是一瓶麻辣酸俱全的调味瓶。“遥远的路程、极冷的天气、夜色渐黑的氛围、高海拔的压迫折磨着我,可当到达目的地,村民抓着我的手送上问候的时候,辛苦都会消散!”龙吾乐说。
初心一线坚守,真知边干边学。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街道汤岗子村党委书记助理梁雪的专业是蔬菜学,她建议村民种植蔬菜,村民却是满脸的不屑。但她没有气馁,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动员村妇女主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制定了详细的种植方案,采用吊蔓栽培、雄蜂授粉、微生物菌剂灌根预防病害的栽培技术。今年1月,番茄成熟了,单栋大棚产量2000多公斤,仅秋冬茬收入就将近5万元。村里的其他种植户看到后,都要跟梁雪学种番茄。随后,梁雪推动成立采摘园合作社,大力发展观光、采摘、体验式农业,还与汤岗子村老书记商量,决定以“酸菜哥+番茄妹妹”的组合方式直播带货。
在村遇到的很多难题,都需要反复摸索,需要一股韧劲。岷县维新镇大花门村村主任助理李银飞在推进春小麦种植时,由于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只有1000元左右,而种植当归、党参等药材的经济效益有4000元,很多村民不愿种植小麦,甚至部分村社干部也不愿意。李银飞找老党员老田请教。经过老田的启发,李银飞和村书记商量,决定通过免费流转村集体土地的方式,激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最终超额完成了小麦种植任务。2021年1月,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达日罕锡力嘎查长助理呼德日刚到村里时,辽阔的草原万里冰封、寒风呼啸。他拿着99户341人的牧民清单,打开一个个网围栏,推开一扇扇蒙古包的门,走进牧民心中。浙江省青田县腊口镇武埠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范明伟发挥法学专业优势,协同村干部逐户走访信访户、困难户,邀请本村热心肠的退休干部、能人担任驻村调解员,近半年来的信访数量少了约60%。
“坚守是硬道理,守不住没道理。”到基层,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党性的考验。青海省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书记助理勇钰说,入村后感觉离天很近、离繁华很远,离村民很近、离亲人很远,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当初在梁家河一样,只要度过种种“关卡”,“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任何艰难都不是问题。“要的不是遇难而退,要的是偏向虎山行;要的不是心要比天高,要的是守好一片天;要的不是潇洒走一回,要的是爱拼才会赢。”他在日记中写道:车陷了,大家一起拖;难受了,就吸氧吃药;路程远,就住牧户家,把足迹镶刻在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在全心全意为牧民服务中实践自己的初心。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街道汤岗子村党委书记助理梁雪(右)在直播带货,助民增收。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为乡亲排忧解难,为村民倾心服务,为村庄谋划发展,越来越多的选调生以“强国有我”的豪迈勇挑重担,在复杂艰苦环境中交出青春答卷,成就多彩人生。
西藏南木林县奴玛乡塔仲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戴岳衡表示,到村工作要沉得下心、扑得下身。“受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下村伊始,他曾给自己写下这幅字,时刻提醒自己要守得住初心。遇到挫折了,要再勇敢一点;想放弃了,要再坚持一下。2021年夏季汛期,几个自然村遭受水灾,他申请从大学生村干部经费中支出部分资金,修缮加固了村里水塘和部分受损路段。真心付出换来了群众认可,藏族村民给他送来了从山上特意采来的金黄圆润的蘑菇。
“在村子里的每一天我都倍加珍惜。”李银飞表示,学习乡村治理,了解户情村情,观察和思考村级治理系统的运行,在农村的工作,提升了他调查研究的能力。他坚持带着问题、带着标准干工作,把发现的问题往深里挖,多想一想是人的问题还是机制的问题,思考小问题背后的共性问题,通过深入走访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年,他从农村发展治理人才匮乏、土地撂荒、基层治理质效不高等方面开展过一次综合调研,眼下正着手提高村级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主题调研。“到村之前,我在县委办公室,了解到基层‘大脑’是如何运行的,而在村工作生活,让我知道当‘大脑’发出‘指令’时,‘手’是如何运作的。落实工作要把上级的政策精神同基层实际结合起来,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标尺。”
选调生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乡村振兴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刘春燕认为,从事乡村振兴工作,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懂得“借力”。借时代之力,时代看重生态环境的价值,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今后必须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借政策之力,善用政策,用好各种资源;借科技之力,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提升农户的数字素养。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接受采访的选调生们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扎根乡村,拥抱沃土,提升能力,磨砺志气,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代表,选调生们憧憬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