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空壳村”一年清零,靠的是什么
2020-06-12 09:2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 妍 本报通讯员 聂 鹏 胡 静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开栏的话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今年4月中组部召开的“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提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遵循市场规律,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防范风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群众受益。

  为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本报开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栏,介绍各地好的探索和做法,以期相互借鉴、相互启迪,使一地经验成为共享财富。

 

 

  茨竹镇同仁村澳洲淡水小龙虾养殖喜获丰收。

  2018年底,重庆市渝北区还有80%的村没有集体收入;2019年,该区不仅全面消除“空壳村”,而且村均净收益超过10万元。一年时间让“空壳村”清零,他们是怎么做到的?5月下旬,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村村成立“母公司”

  巧用“市场之手”为集体吸金

  2018年,渝北全区174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仅133.36万元,80%的村没有经营性收入。

  “发展村集体经济,政府的项目资金、扶持资金如何注入?”渝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小渝介绍说,“首先是建‘壳’,推动引导每个村建立一个‘母公司’——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取得市场主体资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母公司”的原始资产是村集体“三资”,股东是全体村民,一人一股。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涉及面很广,包括集体“三资”清理,村民身份确认、量化确权,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渝北区各镇村党组织抓住2019年春节外出人员返乡契机,紧锣密鼓组织实施。这项工作要求一年完成,实际仅用了4个月,下出了一着“先手棋”。

  为了指导基层经营好“母公司”,渝北区专门设立了“参谋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具体负责论证项目规划、重大投资等事项,制定了《议事决策制度》《“三资”管理制度》《社务公开制度》。统景镇党委书记缪璞感叹道,有了各种制度模板,集体经济发展就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记者了解到,各乡镇在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新探索,例如统景镇各村就聘请3位“爱挑刺”的村民负责“母公司”的“编外监督”。

  大干一年,村集体收获了真金白银。区里最初提出的“2019年全面消除空壳村、村均收入5万元,2020年村均收益10万元”的目标,提前一年实现,而且村均净收益达11万元。记者在渝北区采访时,听洛碛镇沙湾村书记张禹梅讲了一个小故事。该村村民李庆华当初不肯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一年之后,看到入股村民分红的场景,李庆华有点不好意思,主动要求签字入股。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唐建军说,村均净收益指的是纯利润,而不是毛收入。“这个数据不是自下而上‘报’上来的,而是组织部、财政局、农业农村委的同志去镇里查账查出来的,是经得起检验的。”

  政策项目资金倾斜

  起跑时刻“搭把手扶上马”

  最近一阵子,茨竹镇同仁村特困户陈长中,天一黑,就穿着长靴、拎着手电筒,去村里的澳洲淡水龙虾基地值班,一个月工资1600元。村书记张福均介绍,村内有800万立方米的水库,水质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因此上马了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的澳洲淡水龙虾项目,采取“公司+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农户”的联营模式,养殖面积达到600亩。今年初还在海南建了一个30亩的龙虾育苗基地,在村里建了一个温室大棚,这样一来,龙虾不仅可以提前一个月上市,销售还能从一季变为两季。“保守估计,今年龙虾基地的利润有350万元。”

  同仁村靠水吃水的做法,是渝北区村集体经济“一村一策”发展思路的一个缩影。上马什么项目,一般的由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理事会、监事会三方共同商议,报镇相关分管领导同意后实施。特别重大的,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提交镇(街道)党(工)委集体决策。洛碛镇太洪岗村境内有一口水塘,村里原计划养鱼,镇里研究时认为,该村即将新建产业园,不如依托产业园开展物业服务,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还能帮助村民就业。因而,养鱼项目被否决。

  渝北区的不少村基础薄弱,“母公司”起步面临诸多困难。为了“搭把手、扶上马”,区里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助跑”,区财政拿出5400余万元,按照每村30万元的标准注入启动资金,规定各村原有存留资金可按一定程序盘活使用;针对近年来全区农村新增大量政府投资小型项目的实际,明确总投资400万元以下的财政拨款涉农小型项目,优先由当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承建实施,改变了原来农村小型项目普遍由社会“小老板”承包甚至与少数村干部利益勾结的现象,仅此一项,各村获得集体经济收益1400万元。与此同时,相配套的金融扶持、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成捆”出台……

  眼下,渝北区又有新动作,各镇成立集体经济总公司,由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资金入股,进一步整合全镇资源,挖掘新的增长点,实现以镇带村,高效发展。

  产业牵引强势拉动

  “双十万”工程可持续“造血”

  “政府投资只是短暂输血,集体经济要真正发展壮大,关键还在于稳定的产业发展,这才是可持续的造血之举。”王小渝说。

  针对农村山地和土地撂荒、产业空虚、人口外流等问题,去年以来,渝北区谋划用三年时间投资13个亿,大力推进十万亩经果林、十万亩生态林“双十万”工程,明确要求由村党组织牵头,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实施主体,将零零散散、高低弯曲、不利于耕作的山地进行“零改整”“坡改缓”宜机化整治,进行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组织化、品牌化、信息化、景观化“七化”改造。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到2022年,渝北区粮经结构比将调整至2:8、森林覆盖率达55%,以往长满杂草灌木的荒坡岭、撂荒地正变成横成行、竖成排的花果山。

  素有“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之称的大盛镇青龙村,随着“双十万”工程的推进,全村可耕种土地由原来的1400亩增加至2350亩,旧貌正在一点点被改变:宽3米、高40厘米的垄地层叠延伸,柑橘树长势正盛。村书记黄志介绍,村里购置了旋耕机、锄草机、多功能运输机等,成片的果树实现了机械化耕作、管护,还安装了水肥药一体化智能化灌溉系统。2021年柑橘将进入丰产期,预计村集体今后每年可收入350万元。

  统景镇江口、长堰、远景三个村跨村合作发展,联合成立“东河畔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按照“七化”标准联片打造经济价值高、商品率高、适宜本地气候特点的晚熟特色柑橘果园,并套种大豆、土豆等经济类作物,三个村的村集体每年都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选好留住带头人

  破解难题用心也用“薪”

  木耳镇金刚村村书记石元,在村任职之前是一位商人,作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负责人,他选择项目的角度“刁钻”得很。全区推进“双十万”工程后,各村都在采购肥料和苗木。“与其去别处采购,不如我们自己生产,还能对接全区农村的需求,是一笔可观的生意。”金刚村去年成立了一家有机肥腐熟厂,利用邻镇的牛粪、菌渣等原料,一吨肥料净赚200元。今年3月,石元趁势而上又筹建了苗木培育基地,一株柑橘苗净赚10元。

  “像石元这样的‘CEO’就是我们努力要找并设法留下的带头人。”唐建军介绍,渝北区采取从党组织书记等农村党员干部中优选一批,从农村致富能手等乡土人才中选聘一批,从社会人才中招聘一批的方式,把政治过硬、懂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人才选拔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管理岗位上来,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兼任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人制度。目前,全区174个农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负责人中,144个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其余30个由党员村干部或者党员本土人才兼任。

  随着村集体经济项目铺开,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不等上级派人、不等人才登门,主动求贤引才成为各乡镇的自觉行为。五一期间,洛碛镇召开了一次本土人才座谈会,让镇党委书记邹浩没想到的是,各村推荐了18名参会人员,但现场却来了30多人。开完大会开小会,一场座谈会持续了3个多小时。“这是一次人才的盘库摸底,我们争取将看中的经营人才、建设人才发展成为村居后备干部。”邹浩说。

  木耳镇党委专职副书记谭治义眼下正忙着为镇集体经济总公司的4个职位招揽贤才,可喜的是有80多人报名。除此之外,镇里还将启动实施百名家庭农场主和百名乡土人才的“双百计划”。

  统景镇党委书记缪璞对引才的看法是,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弱,“与其吸引人才回乡,不如做人才孵化。”在该镇开设“柑橘医生”工作室的樊霞,就是缪璞相中的乡土人才之一,“我们没有让她专职到镇、村任职,而是利用她的专长开展服务,同时也为她的工作室带去项目分红,这是双赢的做法。”

  为了增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管理者的内生动力,渝北区建立了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将经营管理者报酬与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紧密挂钩。每年初设立年度经营目标任务,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励。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