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牢固树立“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紧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抓班子,建阵地,兴产业,聚人才,强基础,增活力,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
一是紧盯“关键少数”,强化政治引领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书记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的“领头雁”作用,通过集中轮训、专题培训等方式,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县委高度重视乡镇党委书记选拔任用,坚持从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工作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强的优秀干部中选拔。在保持贫困乡镇党政正职基本稳定、脱贫攻坚期间不调离、不交流的同时,对不胜任、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进行了坚决调整。县委主要领导对县委、县政府分管脱贫攻坚领导,各乡镇党政正职、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扶贫副乡(镇)长进行了集体约谈,进一步靠实责任、传导压力,提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持续推进“农牧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按村干部职数1∶1比例、村党组织书记1∶2比例建立后备队伍库,并及时调整优化,夯实了脱贫攻坚的组织根基,构建起三级书记抓扶贫、全县党组织和党员促脱贫的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强基固本,发挥支部组织力。牢固树立“标准决定质量”的理念,强化“四抓两整治”工作举措,扎实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注重在致富带头人、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非公有制企业人员中发展党员,党员结构得到一定改善。落实资金1700余万元,新建7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提升改造31个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统一“党群服务中心”标识,凸显党建元素,全面规范村级活动场所功能设置。充分运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对全县各级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进行督查提醒,不断提升“甘肃党建”APP覆盖率和党内组织生活完成率。盯紧基层党建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整顿提升3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会同纪检监察、公安、司法、民政、信访等相关部门单位,对全县97个农牧村和3个社区887名“两委”成员进行了任职资格联审。对照“八种情形”,有序推进党员信教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教育转化145人,组织处理1人,帮教转化1人。落实村级办公经费和村组干部报酬,建立稳定增长机制。管好用活第一书记、选派干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帮扶工作队“五支队伍”,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激发人才支撑力。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卫生、教育以及涉农领域的各类人才到贫困乡村服务,并把服务脱贫攻坚的成效作为人才评价和职称晋升的一条“硬杠杠”。从县直机关单位先后分两批次选派872名熟悉现代农牧业、群众感情真挚、工作能力突出的干部下沉乡村一线,将行政、工资和组织关系转到乡镇,会同挂职书记、帮扶队员、乡镇干部,汇聚起了众志成城拔穷根、促振兴的强大力量。把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充实乡村人才队伍作为关键,通过制定乡村人才引进计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供产业补助资金、开展劳务技能培训等多项举措,优化人员力量配置、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吸引回流近2000名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或在家致富,让本土人才成为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四是立足产业振兴,增强发展内驱力。按照“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党建引领、发展共赢”的原则,引进扶贫车间产业链,把党建引领的作用体现到产业发展和富民增收上。全面推广“三链”模式,在产业链上设立党小组193个,在合作社成立党支部,496名党员带头创办合作社,485名农牧民党员结对帮扶970户贫困户,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有49个村。确定2020年中央三部委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8个,目前全部按照计划推进落实。全县创办扶贫车间18个,吸纳4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五是把好主体导向,凝聚群众向心力。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摈弃“等人送小康”的懒惰心态,彻底改变“靠人来救济”的依赖心理,树立“贫困并不可耻,安于贫困才可怕”的观念,激励贫困群众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营造“人人重实干、户户争脱贫”的良好氛围,实现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坚持自治为基,积极引导村民共同参与讨论、自定和遵守村规民约,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抵制高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普及科学理念和优秀文化,形成依法立约、以约治村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