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慈禧太后赐名的美食‘饹馇’发源是哪儿吗?您知道在2014年的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的纯银丝巾果盘产地在哪儿吗?就在我们马兰峪呀!”农历新年前,记者还没走进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马兰峪镇,镇党委副书记杨晓东就迫不及待地介绍了起来。
马兰峪镇位于长城脚下,燕山南麓,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是一个以满族为主,汉、回、蒙、壮等多民族聚集的乡镇。2010年,马兰峪曾经作为唐山市唯一的小城镇代表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亮相,展现了其“历史文化名镇、商贸旅游重镇”的名片。时至今日,马兰峪镇以“党建领航、文化铸魂、凝心聚力、全镇振兴”的发展理念,丰富着古镇的消费新业态,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正成为唐山遵化的“领头镇”和“标杆镇”。
官房村。(马兰峪镇供图)
让冰冷的文物有“温度”
一进马兰峪镇的官房村,记者仿若有种穿越古代宫殿的感觉。全村由长1000多米的青色古城墙环绕,村里的石板路守护着岁月的秘密,雕花横梁上“官房”满汉双文的牌匾隐藏着历史的脉络,小村不大,但环境优美、富有满族特色。
“这里曾是清王朝护卫皇家陵园——清东陵的官兵绿营。官房村人几乎都是守陵人的后代。”村民马小东告诉记者。 目前,全村398人皆为满族,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和风俗。作为满族后裔,官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景明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我是2001年上任的。上任后,我就一直琢磨着如何把官房村建成少数民族特色村。”为了起到示范作用,徐景明率先把自家房子改造成了具有浓郁满族特色的建筑。接着,又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村民们改造房子。村里人对他的想法非常认可,但古建筑造价比普通建筑的造价高,观望的人多,行动的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徐景明看谁家的钱不够,就自掏腰包给乡亲们垫资。就这样,门楼、影壁、青石板路、八旗广场、30多户仿古民居、20多户仿古门楼……“满族文化特色小镇”逐渐成型。
“历史文化名镇的形成过程漫长而悠久,文化内涵厚重而鲜明。保护它们不能只靠建筑,还要传承文化内涵。你看我们这个满族文史馆,就是村里热爱满族传统文化的村民们自发建的。”徐景明指着文书馆里的一块石砖向记者介绍道:“这块砖是清朝时期,房檐上的一角,这是我们在马兰峪全镇范围内找到的大宝贝。”文史馆里的老物件也因为村民的收藏有了温度。为了挖掘满族传统文化,村里还编制了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成立了满族传统文化研究协会,通过捐赠、收集与清东陵官兵绿营、官房村历史、满族风俗习惯有关的文物,向游客们展示官房村的前世今生和满族风俗。
完整保留的满族文化特色,让官房村的特色旅游风生水起。该村先后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唐山市旅游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十多项荣誉,2023年接待游客约2万人。
让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带火了马兰峪镇的不仅有满族传统文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小镇里,藏着古建修复技艺、铁画、满族八大碗、满汉双文书法、传统金银器制作工艺5项非遗,尤其以金银器制作工艺更为出名,满族金银器制作技艺发源于马兰峪。
因清东陵的修建,马兰峪镇的皇家金银技艺一路敲敲打打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镇里的金银器产业在全国占据着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金银器小镇。金银器手工技艺在这里落地生根、代代相传,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不是静止的,它必须适应当下的生活状况,才不容易走向濒危,可如何推进传统金银器制作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呢?马兰峪镇从未放弃过探索。
记者在遵化市蟠龙金属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只有四五亩地大小的厂区内,听见里面时不时传来“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2014年APEC会议,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的纯银丝巾果盘就出自这里。
提及当初的参国礼,副总经理穆瑞春依然难掩激动之情:“这是我们公司的骄傲,更是马兰峪镇的骄傲。”金银器錾刻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手工锻造之上,通过平錾、浮雕錾、丝錾、镂錾等手法,使纹饰凹凸分明,错落有致,明暗清晰,更具艺术感染力。在马兰峪,金银器制匠人至今仍采用手工錾刻工艺,也因此,这里匠人打造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项技艺,不仅极具收藏和观赏价值,在带动群众就业方面也焕发出新的生机。记者在这家公司里看到有20来岁的年轻员工,也有将近60岁的老员工,顾宝忠就是公司中一员。他原是修表匠,因小儿麻痹症,无法外出打工,生活陷入困境,入职后的他很快便掌握了錾刻技艺,不仅成功脱了贫,还当上了这里的高级技工,带有十几个徒弟。
“让手艺变为一种职业,让非遗更有价值。”这对于马兰峪镇来说,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参与其中,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一技之长实现增收。马兰峪镇近年来高度重视非遗传承工作,尤其是在推动传统金银器制作工艺走规模化生产经营道路方面下足了功夫。全镇以突出马兰峪“银器小镇”特色,着力打造北方金银器重镇品牌,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银器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目前全镇已有银器生产厂30余家,家庭作坊50余家,银器制品畅销海内外,带动当地3000余名农民增收致富。像蟠龙工艺、唐宫银匠、永利银楼等公司,源于清代宫廷的花丝镶嵌和錾刻等皇家工艺至今领先业内,年销售额均在千万元以上。
让文商旅古镇旧貌换新颜
产业助力让马兰峪这个文商旅古镇“活”了起来,但想要让古镇“火”起来,除了要注入文化和商业内涵,还要创造条件为游客提供优质体验感。
记者在镇里的“三房联建”片区走访惠营房、定营房、裕营房三个村庄时发现,纵横宽敞的街道和背街小巷干净而整洁,很多人家房前都种着紫藤等植物。尤其是惠营房村,蓝天白云下,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一幢幢整齐的民居小院伫立在道路两侧,青松古井和新容新貌形成鲜明的对比。
马兰峪镇组织委员孙文告诉记者:“别看现在干净又整洁,你能想象五年前,这里还是个垃圾遍地、柴草乱堆、私搭乱建严重,让镇村干部头疼、群众怨声载道的后进村么?”
惠营房村的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今天村里旧貌换新颜都得益于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周建忠。“周书记上任后,和村干部们带着我们把全市所有的示范村、环境优美的村、凝聚力强的村都参观了一遍。”村民李志国回忆说:“差距果然大,但触动却更大。回来后,大伙儿开始反思,为什么别人能干的,我们不能干呢?”村民改造家园的热情被彻底调动了起来,但面对“一穷二白”的村集体收入,却不知从何入手。
“没有钱也要干!这是我们周书记说的。”提起那位敢于啃硬骨头的村书记,村民们的佩服溢于言表。周书记带着村“两委”用争取到的9万元民族发展资金和自筹的7万多元,从百姓们最关心的修路入手。村里家家志愿出工、户户义务出力,把水泥路修成了走向振兴的“团结路”,不仅联通了各家各户,还缩短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
“你看这张照片就是新路通车那天的合影。”孙文指着照片栏里的照片对记者说。通过这场硬仗,惠营房村“干群一条心,老少同上阵”的“志愿服务模式”被延续了下来,成为了惠营房村的新风尚。周建忠也因此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于2019年9月底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国庆7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村路通了,心路就通了,产业发展的事儿也就顺了。近年来,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惠营房村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农事体验、观光度假等,目前已投资110万元,建设了一座占地16亩的休闲光观园和一条150米长的紫藤文化长廊,栽植了海棠、丁香等绿化树,并投资了100余万元修建了苔藓大棚和垂钓园,预计建成后能再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村里还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合作,在避免文旅项目同质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入村投资、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
“因为惠营房村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镇里提出了惠营房、定营房、裕营房‘三房联建、带动一片’,尝试以党建引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打造彰显民族特色的‘文化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和生态环保的‘示范区’,以此来带动全镇大发展、大跨越。”马兰峪镇党建办主任李莉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发出邀约:“欢迎你夏天再来呀。那时候,惠营房村的紫藤花都开啦,你可以到旁边的垂钓园钓钓鱼,再去我们南吉峪村采摘园里摘点西红柿吃,可惬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