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岁尾,忙了一年的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镇创造村的村民们,终于能够闲下来了。他们也迎来了最高兴的时刻:合作社的分红发下来了。这几天,乡亲们都挤在自家的炕上,一遍遍数着一年的收获。火炕烘得身上暖暖的,手上的钞票更让大家心里暖暖的。他们都说,这一切多亏了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徐晓辉。
徐晓辉家住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八井子乡,2011年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之后到创造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八井子乡是大庆有名的“大棚乡”,徐晓辉的家里也搞大棚种植。上任之初,他就打算将自己掌握的大棚种植经验“移植”到创造村。
2011年10月一到任,徐晓辉就向村委会说了自己的想法。他领头建起了第一栋大棚,然后制定了发展大棚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路。“咱们村一直靠种田为生,整大棚能赚钱吗?”刚开始,就有村民提出质疑。“不试,永远不会成功。”徐晓辉苦口婆心地做村民的工作。
语言苍白无力,行动见证奇迹。2012年初,在徐晓辉和村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栋栋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创造村。同年,“绿洁棚室生产合作社”应运而生。徐晓辉从辽宁省朝阳市引进红提、夏黑、无核白3个优质葡萄品种,先后发展社员25人,建设大棚101栋。他还兴建了两处储藏窖,可储存水果1万公斤,用于反季节销售。
累累硕果挂满枝头,丝丝笑意尽堆村民眼角。一栋大棚可产提子7000多斤,按每斤15元核算,一栋大棚可实现纯收入8.5万元。“种玉米一年也就收入2万,大棚的确能让人发家致富啊。”拥有3栋大棚的村民王力刚尝到了甜头。
聪明的人善于发现商机。徐晓辉还组织社员陆续开展了餐饮、摄影、采摘、农家体验等11项综合旅游服务。村民王喜双就近就开起了一家特色饭店,游客来采摘观光的同时,吃吃林甸特色美味,到农家炕上伸伸懒腰,享受又惬意。
“晓辉搞大棚,每天清晨5点多就骑电动车去大棚里转,还一次次回八井子取种植经,村民都十分感谢他。”创造村村支书贺宝贵对徐晓辉赞不绝口。
如今,创造村大棚发展得如火如荼,群众积极性高涨。据统计,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安置村里劳动力330人,社员累计创收3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9600元增长到现在的11700元。
“来到这个村,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到一栋栋大棚开花结果,我的心里也特别美。”徐晓辉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