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罗坡垭村书记“牛脾气”刘合林:黄龙桥下老黄牛
2020-06-16 10:1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陈迪隆、罗坡垭村驻村工作队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郧西县六郎乡有两座闻名遐迩的大山,一座是河西松山,另一座是河东冷水河衅的黄龙桥山。峰顶海拔960米的黄龙桥山平日里山尖云遮雾罩,高深莫测。

  黄龙桥山脚下的罗坡垭村有一名能干事,脾气“大”,有魄力,爱“红脸”,远近闻名的老支书——刘合林。提起罗坡垭村的刘书记,六郎乡一河两岸过半的群众无不夸赞:“这个刘合林就是一头老黄牛,任劳任怨,也是一个火车头,生曳着老百姓脱贫致富,速度快到让人惊奇。”

  罗坡垭村近几年在刘合林的带领下,一年一个新突破,一年一个新变化,村容村貌翻天覆地。家家户户白墙灰瓦,山上桑成行,河边树成荫,日间小广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夜里光伏路灯熠熠生辉、鼓乐喧天。老有所养,幼有所托,人人安居乐业,宛如世外桃源。

  说起过往,满头华发的刘合林也是唏嘘不已。当年的罗坡村、朱家沟口是六郎乡典型的“穷山坑”,刘氏五兄弟一家七口舀水不上锅,一条裤子轮换穿了出门干农活。好不容易到邻居家混个馍馍打牙祭,又被要强的母亲劈手夺过还了回去。“多亏党的好政策呀!”刘合林不胜感叹。“要不是土地到户和改革开放二大利好政策,现在像我们这样一大家人根本糊不住嘴,更别想提亲娶媳妇。那个时代,不光我们一家穷,全村全乡都穷。家家四季缺水、三餐无粮,破窑岩屋都住人”。

  2013年罗坡垭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358万元。村委会3名干部挤在村小学内办公,支柱产业为零,集体经济收入为零。仅有的4.5公里通村公路残破不堪,崎岖难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因为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水灾、旱灾轮番袭扰,庄稼地的收成好一年歹一年,一穷二白三无是当时的罗坡垭最鲜明的特点。

  时间一晃到了2019年全县摘帽,罗坡垭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238万元,比2013年增长了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比2013年增长3倍。村委会办公楼便民大厅宽敞明亮,1109亩高效桑园和400亩花椒树铺满三山两凹,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全村主干、辅道、通院公路总里程达19公里。2019年罗坡村被评为六郎乡党建先进村、经济工作优胜单位、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目标完成综合排名全乡第一,驻村工作队当年在全县97个单位中综合排名第16位。正是一代又一代罗坡垭人薪火相传,接力奋斗,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才开创出今天的良好局面。

  “几十年来发展最快的是近六年,多亏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现在的罗坡垭村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穷山坑”了。”刘合林感慨到。

  如今,罗坡垭村180户51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到户指标全部完成,村出列九项指标全部达标。1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迁出了氏族聚居的山坳,搬进了交通便利、基础实施健全的安置房,41户群众通过危房改造保障了住房安全。76盏太阳能路灯散布在朱家沟口和罗坡垱主干道两边,为乡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网络信号实现全覆盖,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三相加工电送到集中院落。村小学在县教育局、乡教育站支持下改造升级,建成了封闭管理的100平米幼儿园。彩票基金投资200万元新建一座连接冷水河两岸的大桥,保障了读书的儿童和村民过河往返安全。桑蚕、花椒、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蒸蒸日上。2020年春季在疫情的影响下,特色产业吸引全村120户群众投身特色产业发展。全村桑园面积1109亩,花椒面积400亩(春季新建200亩),药材200亩,扶贫车间(养蚕房)80间,1800平米。薯粉加工车间一座,占地350平米。据初步统计,全村春秋两季养蚕收入达到30万元,占贫困户年度产业收入的10%左右。

  时下,正是春蚕四眠起,一箔箔雪白的成蚕卧在绿盈盈的桑叶上,只待成茧的那一刻。眼见白花花即将到手的鲜蚕茧,罗坡垭村1组贫困户胡贤香笑眯了眼。胡贤香的丈夫刘合福常年在西安外务工,今年受疫情影响阻滞在家,眼见左邻右舍不少人通过养蚕致了富,俩口子一合计,利用山坡上的3亩桑园,到乡桑蚕合作社报养了2张春蚕。两人每天起早贪黑,上叶、分箔,忙的不亦乐乎。可就在这时,一眠二眠蚁蚕的成活率远低于正常水准,小两口干着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这一切,刘合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通电话请来了县农业农村局桑蚕专家高斌到现场予以指导。经过分箔、添食药剂,升温增湿措施以后,蚕宝宝稳定下来,不再有死、僵现象。夫妻俩长舒了一口气,刘合林也放下了压在心中的大石头。

  今年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平静的山村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除夕开始,迎着阖家团圆的万家灯火,全体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抗疫工作队。卡口值守、宣传劝导、全域消杀、户户走到、人人测温、安老抚幼、扶弱济困,抗疫工作队全天值守、全域排查、全员尽责,全心帮扶,与全村群众一道,打响了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罗坡垭村最终成功创建为“无疫村”,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疫情初期,因村域面积广、人口多,交通主干线穿村而过,病毒输入风险高,防控难度大,如此一来,疫情防控工作队人手就显得捉襟见肘。得知这一情况后,村治调主任李泽荣主动动员丈夫王全金,夫妻2人在卡口24小时连续1周轮流值班值守。眼见这两口子因劳累日渐消瘦,仍靠着一股劲头咬牙坚持着,村里李飞、康保剑、宋敬强、程林等9名年轻人深受感动,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替换李泽荣夫妇值守卡口。随后其中5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主动向党组织看齐靠拢。75岁的老党员章国洪拄着拐杖赶到村委会要求参加防疫,朱家沟老党员李祖盛疫情期间向刘合林表态,坚决不让从外地回来的8个儿女、孙子、孙女离开院门半步,自觉隔离观察。这一切,正是刘合林一头扎进村里,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支撑与回馈,他与这片土地、这儿的人民早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今年在家的积极分子多,要求火线入党的就有5个人,入党积极分子总数远远超过了往年。村两委经过认真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最终只上报了3个人,每个党员都需要慢慢观察,慢慢培养,慢慢引导。党有吸引力是好事,党组织始终是我们牢不可破的靠山”。刘合林骄傲的说。

  罗坡垭村800平方活动广场旁溪流潺潺而过,花坛里百花争艳,凉亭中欢声笑语,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大型射灯洒下一片光明,吸引着周边的老人、小孩,公叔婆姨。每天晚上太阳还没落山,广场上已是熙熙攘攘、门庭若市。“不能老把人关在家里,瞎转乱串的人太多了也不好。”刘合林琢磨着。没过几日,他同驻村工作队一起赶到县文体局,找到相关领导,经过一番软磨硬泡,顺利领回了2套锣鼓响器和音箱分配到朱家沟安置区和小学下安置区。从此,深山里的罗坡垭村大妈与大城市的大妈一样秀起了曼妙身姿,跳起了流行的曳步广场舞。山里庄稼汉模仿电视明星擂起了粗犷的盛世锣鼓,村里人也有了“夜生活”,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4组闵家山36户群众吃水困难,平时靠水窖集水。遇到大旱年份,就需要下山拉水。刘合林自掏腰包,请到技术专家到山沟里寻找水源,一连几天翻山越岭,终于敲定从朱家沟脑拦沟扎垱送水上山。为了保障供水,他又跑到供电公司争取变压器升级项目进行二次提灌加压把清水送到了海拔最高的陈仕平家中,彻底解决了全村所有群众的饮水困难。5组72岁的谢木海年迈体衰,一人独居,患有重风湿,无劳动能力。刘合林考虑到谢木海的身体状况,为他申报了兜底保障政策,把谢木海从阴暗潮湿的土木房中转入宽敞明亮的安置房。刘合林始终心系谢木海的状况,定期探视,帮助他打扫卫生、购买粮油以及生活日用品。同时,他指定中心户长黄定禄承担监护责任,每天2次定期察看,实时沟通了解其身体、生活状况。2019年10月23日,谢木海突然发病,全身打颤致使无法站立。刘合林安排邻居李功府与柯昌海将其及时送县人民医院就诊治疗。半个月后病情好转,又专门派车接回。当年12月,谢木海病逝,刘合林按当地习俗予以安葬。刘合林对待孤寡老人的真心、贴心、暖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称赞。

  2018年12月25日村级换届选举会刚刚完成,刘合林当选村支书的结果一宣布,哥哥刘合兵当即登门,理直气壮的说到:“别人当书记都为自己的家门族人办低保,争扶贫,要救济。现在你再次高票当选,总得为本家办点事吧?”刘合林一跺脚,一把把哥哥推出大门。“别人当官想歪经,我刘合林是党的干部,更是全体村民的干部。有我当书记一天,就没有你胡闹的一天”。掷地有声的话让二哥羞愧难当,面红耳赤,扭头跑回家中。

  “当一个村支部书记真难!得罪家门,累坏家人,落人抱怨,净吃闷亏。但是,我是党员!总得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干件公道事。罗坡垭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我是认可的。我们也有信心把村子建设好,把村民们都带富”刘合林信心满满的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