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2019-12-20 10:2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党支部书记 朱中建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骤雨初歇,山间雾散,站在高处俯瞰,一条平坦的“红军路”,将村庄串成一幅水墨画。这美丽的村子就是长征路上“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

  不到1平方公里,500多村民,年轻力壮的大多外出打工了,去年底沙洲村贫困人口全部脱了贫。靠的啥?我觉得,当好一个村书记,首先要做一名优秀的HR,留住、用好本土人才,为本乡本土发展做贡献。

 

  用对年轻人,红色景区进展顺利

  村里有个山丘名为“龙井”,上面有一座湘南瑶族建筑,既是村部所在地,又是红色文化陈列室,还是游客服务中心。村部门前的红军路,顺着滁水河蜿蜒,串起“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民俗广场、田园综合体等景点。

  实际上,除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其他景点都是新建的。2016年以来,因为“半条被子”这一讲述共产党人初心的故事,游客数量成倍增长。

  起初村里想发展红色旅游的时候,祖祖辈辈从田里刨食的乡亲们听说要打造红色景区,还要占用他们的地,个个都摇头。

  这时候特别需要一个会做思想工作的人,帮着推进景区建设,谁来担当这个角色呢?我自个儿“画了张像”:最好是年轻人,能吃苦是首要条件,其次得为人公正、善于沟通。很快,我锁定了80后村民朱利志。

  还别说,小朱真的管用。景区第一步是规划红军路,涉及两个村民小组的10多户人家。施工队刚画好红线,一名50多岁的大妈不乐意了。她家被占的地只有三分,但位置却很关键,若她执意阻工,整个工程就将夭折。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方便了,游客会越来越多。家门口就能做生意,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机遇。”朱利志言辞恳切。终于,在他的反复劝说下,大妈点了头,并按照标准拿了补偿。

  青苗补偿更费事,有的疏、有的密,数量全靠点、大小凭经验,最是考验专注和耐心。一组村民朱文成家有4亩多苗圃地,既有桂花树等观赏类绿植,也有桃树、柚子树等果树。项目启动后,他嘴上说支持,却要求青苗清点准确,不能“短斤少两”,否则不签字。又是朱利志钻进苗圃,来来回回地点数,记录在册:直径10厘米的桂花树150株,每株补偿200元;直径8厘米的90株,每株补偿150元;幼苗按每亩5500元补偿。数量精准、依标补偿,朱文成挑不出毛病,满意地签了字。

  整个项目实施前后,一直穿梭着朱利志飞奔忙碌、排忧解难的身影。这个小伙子,我是用对了。

 

  老党员出马,古建筑修缮马到成功

  2015年的一个雨夜,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想的是古祠堂的破旧模样。

  祠堂是我们村议大事的场所,也是凝聚全村人的纽带。祠堂一旦垮塌,会失了人心。但这座建于明代的祠堂,许多梁柱已经腐朽,随时有垮塌的危险。

  谁来牵头修缮?如何发动群众?怎样让乡亲们满意?这是件大事,要选一名有威望的“干将”领着大家干。

  放眼村里,有的心眼实,但不善表达;有的能成事,但脾气臭……掰着手指头数,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寥寥无几。

  我召集大家几番讨论,将目光锁定在50岁的朱小勇身上。一来,他是老党员,当过村书记,熟悉乡土人情;二来,他当过兵,为人公道、执行力强。

  2015年10月,祠堂修缮理事会成立了,朱小勇成为理事长,25名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

  这次我又没看错人。为了修祠堂,朱小勇带头捐款1万元。有他做示范,村民们个个跟着上,共募集资金60多万元。

  修缮祠堂是个系统工程,大到房屋结构设计,小到木材选用,我们村“两委”都大力支持,并要求他们公开账目,随时接受监督,避免出现纰漏。

  不到3个月时间,祠堂完工,大家都满意。

  去年6月,村里要聘请一些保安,维护红色旅游景区的秩序。在祠堂修建中大展拳脚的朱小勇当上了保安。今年3月,他又接下了沙洲村辅警一职,不仅“舞台”更大,年收入也涨至2.1万元。

 

  “倔脾气”上手,项目申报落地结果

  小山村要有大发展,除了内部挖潜,还得积极争取外部支持。

  申报项目、争取资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村干部多是60后、70后,文化水平不高,会用电脑的人凤毛麟角,申报项目撰写文字材料,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肯定不行。

  朱志平是村里的扶贫专干,踏实肯干、责任心强,又是教师子弟,算得上村里的“一支笔”。选他行不行?

  “写文字材料难不倒我,可我不会用电脑打字呀!”我找上门,朱志平的回答很实诚。可再听我一说,这事关系到我们村未来的发展,他也急了,“这事总得有人干,不会打字我可以学嘛!”

  就这样,这个年近50岁的“倔脾气”,学起了拼音打字。零基础的他,每天泡在村部办公室,守着电脑反复练习。时间长了,他还总结出了工作法:“先用笔在纸上打草稿,再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遇到问题,就打电话向驻村工作队的年轻人请教。”

  从生硬敲击键盘到快速打出词组,朱志平练了至少有半年。其间,他头一回“试水”的郴州市秀美村庄申报成功,获得10万元资金支持。用这笔钱,我们村种下了100多株大杨梅树。今年丰收季,杨梅树的枝头挂满了紫红的杨梅。

  此后,我们这个小山村将“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一一收入囊中。这背后,少不了朱志平一次次撰写材料、背着相机去田间地头拍照,当然更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还有全村干部群众的埋头苦干。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过去,我们当村干部有一套老经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村里人凑一起商量商量,就能找到好方法。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但随着村庄发展越来越快,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变化层出不穷,抱着过去的老经验越来越不管用了。

  村书记,就是要成为一个基层党组织里最优秀的HR,选好人用好人,既给舞台,又给待遇,一方面把村里需要的人留下来,另一方面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大家共同点亮村子的未来。

  

  王云娜 整理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