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王才林:和土地“马拉松式恋爱” 谈了一辈子
2022-06-24 09:1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华诚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又到大忙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劳作的景象。“横成行,竖成列,秧苗不要插在脚印里……”一位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的汉子,戴着草帽、穿着高筒胶鞋,在江苏省农科院示范基地的田埂上来回走动……

  这位看上去指挥若定的“村民组长”,是被称为“南粳之父”的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王才林。

王才林在查看水稻长势。

  (一)

  1959年,王才林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望虞河畔的一户普通农家,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优秀。父亲生病,17岁的王才林高中毕业后成了挣全工分的劳力。那时无锡太湖一带还在种双季稻,播种、育苗、插秧、挑担……嫩肩膀扛起全家人的生活。三年的强劳动,让他瘦弱的身板结实起来,思想越发成熟起来。

  1977年恢复高考,王才林的目标是做一名医生。那一年考了357分,却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他没有气馁,冬季在挖河工地上一边“修地球”一边备考。寒冷工棚里,打着电筒躲被窝里看书。第二年,他考了391分。1978年11月9日,王才林清晰地记着这个日子,他意外地接到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苏州地区专科班的录取通知书。这是大专,还是一所农校,去不去?父亲的话帮他下了决心,“去吧!未来路很长!”

  20岁的王才林被分在农学班农学专业,依然要下地劳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对于农民出身的王才林来说驾轻就熟。班主任郭二男喜欢吃苦耐劳的王才林,任命他为科研兴趣小组组长。在校期间,王才林或合作或独立,陆续在《作物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刊发了多篇论文,毕业后还留校做了老师。

  执教一年的王才林迎来了考研机遇,并顺利考入江苏省农科院,拜在杂交粳稻研究与育种专家汤玉庚门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省农科院工作。

  1991年,王才林公派自费第一次赴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进修。他发现,日本的大米不仅口感好,而且包装精美、品种多、价位也高。一番调查后,王才林判定: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大米将有广阔前景,他笃定了研究的目标和使命——培育“最好吃的大米”。

  之后十年,王才林又两次前往日本攻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和日本导师团队合作,挖掘了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用生物考古的方法证明了这里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古稻田,这项成果轰动了日本。1999年3月,40岁的王才林回到祖国,在广阔天地间施展抱负。

  (二)

  王才林带领着团队收集了数千个粳稻品种,其中就包括“关东194”,从中发现了控制水稻食味品质的关键基因,向着他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小目标艰难跋涉。

  每年夏天是搞科研的最佳时期,实验室就是水稻田。为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的完整实时数据,晨曦初露王才林就下田,匆匆吃完早饭又到田里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每年冬季,他像候鸟一样,带团队迁徙到“天涯海角”繁育种,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蚊虫叮咬。每年要在数以万计的不稳定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需求的后代进行“加代”种植,只有完成八代子孙的选育,才有可能将基因特性稳定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才林晒得比庄稼汉还要黝黑。

  优质品种培育出来后,要在江苏不同区域试种,品种审定后再大面积推广。也就是说,一个好品种从试验田走上餐桌,至少要花十年时间。好吃大米的背后,凝聚着科研工作者甘于寂寞的坚守、不计成败的境界、无私奉献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值得一说的是,在给水稻选优秀基因时,除了考虑好吃的口感,还要兼顾水稻的产量和种植时长。种水稻就像“谈恋爱”,产量高,农民才愿意种,大米“颜值”高,口感好,大家才愿意选。还要考虑当地的日照和气候条件。这种媒婆般的撮合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一点一点摸索着前进。

  这场马拉松式的“恋爱”,终于在2008年结出硕果。王才林选出了适宜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南粳46”。

  这个名字其实一点也不浪漫,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南京粳稻,出生编号46号。按照这个命名方法,王才林团队又接连培育出“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等品种,平均亩产高达600—700公斤,实现了优质与抗病、高产的统一,主要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这些品种适种于江苏全省,还辐射至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地。

  “南粳之父”的称号不胫而走,以至业界流传一句话“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王才林的事业迎来了高光时刻,2016年,在日本举行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一举战胜日本诸多品种荣获“最优秀奖”。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和“南粳9108”双获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好吃的大米”,“南粳9108”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之一。

  “一个人只要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情,最后总是能够干出一点儿名堂来”,父亲的口头禅在王才林身上得到了印证。王才林立志种出的“最好吃的大米”,此时就装在中国人的碗里,端在中国人的手里。

  (三)

  王才林的思路洞开,他心中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如果能研发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南粳品种,那该收获多少高品质大米啊?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至少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和15亿亩内陆盐碱地。王才林担任了“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

  2017年,新疆克州农业部门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姻”。时任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的王才林带领他的团队,从全国100多个优良水稻品种中选出15个品种,在克州阿克陶县盐碱地试种。王才林团队攻坚克难,确定了4个耐盐品种扩大种植,水稻平均亩产达500公斤,且品质非常好,被业内惊呼为“奇迹”。“南粳9108”“盐稻12号”“盐粳765”等耐盐新品种现已在江苏、辽宁等沿海滩涂盐碱地示范种植,亩产量还在不断提高。

  王才林说,水稻种植形成的特殊水环境,有助于盐碱地土壤的持续改良。如果能大面积种植耐盐水稻,广袤的盐碱地会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意江南”,大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

  儿时“一家煮饭百家香,一亩稻花香十里”的梦想,求学时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誓言,在他数十年的科研实践、在“与时间赛跑”的淘汰赛制下,一步步实现了。作为一名农业科研者,王才林无疑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得到了土地的丰厚回馈。

  岁月如歌,不知不觉到了退休年龄。可王才林依旧风里来雨里去,像候鸟一般南北迁徙,为稻米操心。他还出任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为打造和推广以南粳系列为主的水韵苏米品牌代言。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