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前锋村,渴盼更多乡村振兴“前锋”
2022-03-25 10:4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陈贤凤 杨晓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前锋村茶园一角。

  早春时节,走进四川省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一幅和谐富美的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一排排民宿古色古香、一垄垄蔬菜绿意盎然、一畦畦茶树散布山间……从一个10多年前人均年纯收入不到4000元的“后进村”,到如今人均年纯收入3万余元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前锋村靠的是什么?

  当地村民说,前锋村的“进阶”是从付志洪回村开始的。而付志洪说,前锋村的“进阶”需要更多乡村振兴“前锋”。

付志洪和茶农交流。

  返乡初战,200万元“打水漂”

  现在的付志洪有两个身份:前锋村党委书记、一家茶企的董事长。“都夸我是能人明星,可很多人不清楚,我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1992年,父亲因病去世,15岁的付志洪遭遇人生的第一次拐点——被迫辍学。为了挑起家庭重担,他外出打工,抹灰工、涂料工……一次施工中,他的锁骨、颈椎、手指等多处骨折,落下了四级肢体残疾。可他没有对命运低头,从打工仔到班组长到项目经理,再到注册自己的建筑公司,付志洪的生意日渐红火。

  人生的第二次拐点出现在2004年。这年,中山镇党委政府决定发展茶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时任镇党委副书记曾建清找到付志洪,希望他能回乡创业,为家乡出把力。

  这份邀请,让付志洪既心动又忐忑。他很想为家乡做点事,但他从来没种过一天茶,也不懂怎么卖茶,而且家里人对此很反对,“搞茶叶哪有搞建筑有‘钱’途?”

  可考虑再三后,付志洪还是决定回乡。他说:“不去做将来会后悔,用心去做,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后悔。”

  新行业的第一次创业,很快就折戟了。投了200万元,按传统思路去做茶,结果白白砸在水里了!

  但付志洪没有就此放弃,他再次选择前行,到安徽、河南、福建、浙江等地茶厂去“取经”,邀请专家教授进村指导种植技术……2006年,付志洪决定:改种有机茶,走差异化之路。2010年,付志洪来到洪雅县柳江镇,流转土地3400亩,建起了有机茶示范种植基地。改良土壤、引进好品种……一片有机“绿叶”带来的效益,让付志洪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2010年和2012年,付志洪先后两次获得全国“创业之星”称号。

  众筹合作,绿叶子成“黄金叶”

  前锋村也决心跟着付志洪干。2013年,付志洪当选前锋村书记。他想要带领乡亲一起富起来,让茶叶真正成为前锋村的“黄金叶”。

  2014年,他在前锋村流转土地2300余亩,建立了“二号有机茶基地”。

  “农旅融合这根‘扁担’,一头挑起市场和游客,一头挑起产业和村民。”付志洪对记者说,让产业带动旅游,是前锋村的出路。

  这条出路怎么走?付志洪很快理清思路:第一要打响前锋村生态茶品牌;第二要深度挖掘茶文化,走“以茶带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数千亩生态茶叶的开发,让前锋村打响了知名度,游客纷至沓来。但游客来了,逛一圈买买买,拍几张照片就走了,村里连一家可供吃饭的农家乐都没有。

  如何让游客们停留时间长一些?付志洪绞尽脑汁。茶叶采摘主要在春季,其他季节呢?于是他又建起了一条近20公里长的葡萄、猕猴桃观光采摘长廊,将游客的采摘体验“从茶到果,从春延长至夏秋”,丰富了旅游业态。

  为留住客人,付志洪还打起了村里那些闲置老屋的“主意”。“木墙青瓦小院,很有历史感和乡土味,有精品民宿的好底子!”

  建长廊、改民宿的钱从哪来?付志洪又想出一招:游说本土企业家和返乡能人“搞众筹”。短短几天,48名本土工商企业人士、7名返乡农民工和村组干部共筹集改造资金99万元。众筹模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村里土地的潜力被激发出来。

  “依托众筹来的这笔钱,我们成立了3个合作社。”付志洪介绍,一个是以经营餐饮、销售茶叶等土特产为主的乡缘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是以流转土地、托管茶园等为主的农帮农机专业合作社,还有一个是以发展民宿为主的康怡乐旅游专业合作社。3个合作社就像“三驾马车”,带动前锋村跑出了小康“加速度”。

  住民宿、吃农家饭、忆乡愁,采葡萄、摘果桑、品茶文化……如今,以体验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成了前锋村的一个亮点。2021年,付志洪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村民们也靠着这片“绿叶”鼓起“钱袋子”。

  最愁缺人,带领一群人“奔跑”

  前锋村怎样继续做乡村振兴的“前锋”?“乡村要振兴,技术、人才是关键。”在付志洪看来,只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培养科技人才,把种茶成本控制下来,把茶叶品质提上去,群众的致富路、乡村振兴路才会越走越宽。

  攻克技术关,付志洪付诸行动。2021年,他前往上海某有机肥公司学技术、谈合作。他向记者介绍自己所学心得:“可将蛋壳、树枝、粪便等农村废弃物,通过高温、高压等技术生产出‘大分子转小分子’有机肥。”

  将农村废弃物“变废为宝”后,不仅肥效提升了,而且大大降低有机肥成本,实现了种养循环。目前,他准备依托这一技术,在洪雅建厂生产有机肥,形成“农村废弃物+有机肥+有机茶叶”的种养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技术是有了,现在缺的是人!”人的问题已困扰付志洪很长一段时间了。前锋村村民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有能力、有想法、有经验的年轻专业人才少之又少。“人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像我们这样的山区村,要吸引人才真不容易。”

  筑巢才能引得凤凰来。付志洪心中有想法:“继续走农旅融合的路子,让前锋村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更‘出彩’,以成绩和收入吸引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回乡发展,从一个人忙到带着一群年轻人奔跑。”

  借《乡村干部报》一角,付志洪想给前锋村打个人才招聘广告——这是一片充满机会的热土!来前锋吧,做乡村振兴的“前锋”!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