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紫阳县大连村党支部书记谢立安:情系家乡22载 激情书写茶文章
2022-04-08 09:4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李万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春光明媚,茶芽翠绿。连日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焕古镇大连村的茶园里一片繁忙景象:一条条专用山地单轨车如游龙蜿蜒,茶农手扶单轨车来往穿梭,植保专用无人机在茶园上方盘旋……

  “大家抓紧干,眼下正是关键时期,现在多出几身汗,不出几天就能满坡‘捡票子’啦……”扯着嗓门组织村民管护茶园的中年汉子,是安康市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安康市“好支书”荣誉获得者——大连村党支部书记谢立安。

  深情返乡,

  “癞头”茶园种成示范园

  焕古镇有着几百年的种茶史,所产茶叶品质优良,名声在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大片茶园摞荒、损毁,曾经辉煌的茶产业一度走到了“悬崖”边缘。这让对茶产业情有独钟的谢立安萌生了回乡种茶的想法。

  “虽然当时出门打工的人多,但我还是始终相信‘靠山吃山’,回村就是想把茶产业做起来,让大家不要守着金饭碗外出找饭吃。”1999年,谢立安带着在山西创业攒下的60余万元积蓄,义无反顾地回了老家,并当选为村主任。

  刚上任的谢立安满腔热情,挨家挨户动员村民管护老茶园、扩建新茶园,但当时群众看不到种茶的前途,不肯听他的,有的村民甚至还去镇上告他的“黑状”。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群众看。2002年,谢立安与村“两委”干部商定,将现有的600亩茶园集中管护,茶园收益仍归农户所有。镇政府支持技术、肥料、茶苗,村“两委”干部负责日常管理。不久后,精心侍弄的600亩“癞头”茶园竟成了全镇的茶叶示范园,尝到甜头的茶农,纷纷找谢立安申请扩园。

  2005年,谢立安抢抓政策机遇,扩种本地茶种苗。此后,经过5年持续扩量,全村茶园面积达到3000余亩,户均近3亩丰产茶,大连村由此踏上了产业升级提速的快车道。

  投身高山,

  奏响茶产业“三步曲”

  茶园面积上来了,产量增加了,产销矛盾却又出现了。原来,村里的中高山茶园离收购点路远,既影响鲜叶等级,又耽误采摘时间,茶叶品质得不到保证,群众满是怨言。

  谢立安还是“不吭声”,自己带头干。他贷款80余万元在村里办起了第一个粗制茶叶加工厂,解决了群众卖茶难题。随着茶产量的增加,他又帮助制茶能人把加工厂建在茶园里,方便农户就近卖鲜叶。目前大连村有8家茶叶加工厂、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农采摘的鲜叶在地头就能卖上好价钱。

  “让产业活的是品质”,谢立安在实现茶产业“扩量、增效、延链”三步曲的过程中始终坚守这一理念。他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在茶园建立抗旱水窖和茶园滴灌系统,对企业购买茶叶机械、群众购买茶叶肥料给予补贴,严格落实禁用除草剂管理制度。同时,他引导茶企牢记“群众挣钱企业才能赚钱”的共富理念,组建专业化服务队对农户茶园除草、施肥、采摘等方面科学帮教,统一鲜叶等级标准和收购价,运用价格杠杆让茶农自觉科技兴茶。

  现在,大连村被确定为紫阳县全域绿色茶产业示范园,安装了1000米的茶山运输单轨,配备了病虫害统防统治无人机,3000亩茶园走上了现代化精细化管理路子。

  “以前茶园不修剪、不施肥,7亩地年收入最多3000多元。现在按照谢书记说的方式来做,一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刨去请人采鲜叶的2万多元成本,年纯收入还有7万元左右。”大连村七组茶农张仁贵指着自家的茶园笑容满面。

  如今,大连村已形成了“茶农、合作社、粗制厂、茶企”四方共赢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是全县平均水平的1.5倍。

  持续发展,

  打造永不枯竭的财源

  2010年7月大连村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后,全村259户村民搬入新社区。如何让村民在新社区乐业安居,考验着谢立安的智慧。

  谢立安坚持“两手挣票子”:一方面,他支持愿意外出的青壮劳动力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全村年均劳务输出175人,年收入达600余万元;另一方面,他想方设法延长产业链,让茶园成为群众永不枯竭的财源。2019年,谢立安经过多方考察引进茶棒茶科技有限公司,与大连村201户种植户签订协议,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开发紫阳夏秋茶。该公司建成2条生产线,提供150多个就业岗位,一年可消化50多吨夏秋茶。

  他还注册成立紫阳县苏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采取“茶油间作”模式,在大连村等四个行政村种植富硒野油菜1000余亩,带动200多户群众实现增收。

  “我家有10多亩高山茶园,这几年能收入到6万多,空闲时间还能给其他茶农采茶,采得多一天能收入500多元,比外出务工强多了。”58岁的村民谢昌胜笑着说。

  22年如一日扑在茶产业上,谢立安已成为紫阳县以茶富村的一面旗帜。“我的根在大连村。我将尽我所能,真正把大连村茶山建成永不枯竭的金山银山。”谢立安说。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