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城乡妇女建功先进集体”……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久巴村,一个只有31户125人的小村庄,竟获得了一连串响当当的国字头荣誉。
沐浴着冬日暖阳,跟随“全国最美公务员”多布杰的脚步走近久巴村。拾级而上,从村党群服务中心俯瞰河流和峡谷,多布湖如同一颗巨大的蓝宝石缀在村前,层林尽染的山峰、白墙红瓦的房屋、干净整洁的道路、幽蓝平静的湖面与穿村而过的318国道、拉林高等级公路相互映衬,一幅和美休闲乡村的画卷尽情舒展。
美了村庄,甜了日子,白了少年头。36年前,24岁的多布杰被村民推选进村“两委”班子。“那时村干部一年只有300块钱补贴,还要挨家挨户去收一点,村民说,电费都交不起,还给你凑钱?常常收不到,收不到就不要了。”
多布杰陷入沉思:要想过上好日子,不仅要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奋斗。36年来,多布杰牢记“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誓言,带领群众穷则思变,走上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为发展产业,多布杰跑到当时的巴宜区农牧局,争取到为各家各户建设沼气池的项目。在农牧局的指导下,在沼气池上建起20多平方米的小温室,试种出草莓、甜玉米等5个品种的果蔬,一共卖了8300多元钱。
只有发展集体产业,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多布杰带领一班人乘胜追击,盘活30亩闲置土地建成23座简易温室大棚,并将建好的大棚转租给愿意种草莓的村民。头一年,大棚草莓就大获丰收,户均增收2.8万元。
久巴村趁势而上,多布杰和3名党员干部带头成立草莓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陆续建成66座钢架温室大棚。到了2016年,仅种植草莓一项,就为村庄带来年收入200多万元,带动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8万元以上。脱贫攻坚工作启动时,经评估认定,久巴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家庭最低年收入者也超出贫困认定线基数的4倍多,久巴村成为巴宜区唯一没有脱贫任务的村。
2017年,多布杰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脱颖而出,被西藏自治区招录为基层公务员。多布杰说,身份再变,但初心不能变。“牦牛耕田要全身用力,只有躬下身、甘重负,才能拉好犁、耕好地。”2020年11月,多布杰获得“全国最美公务员”的表彰,到北京领了奖,党中央的关怀激荡着他的心,更增添了全村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信心与力量。
这两年,久巴村紧紧抓住草莓产业,建成远近闻名的草莓村、富裕村。2022年,久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9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万元。多布杰掰着指头数了数,这几年,9户人家招来了上门女婿。村民们都说:“草莓书记多布杰,哑咕都(藏语“好”的意思)!”
出生于1920年的措吉,是村庄最长寿的老人,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变迁。李玉领摄
大红的荣誉证书映衬着多布杰自信的笑容。李玉领 摄
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草莓。李玉领摄
风光旖旎的久巴村。邱金伙摄
多布杰(右)在温室大棚干活。李玉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