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左)在走访入户
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镇河东村任职的日子已接近尾声,回望和河东村的父老乡亲一起度过的700多个日夜,我的变化就像“向云端,山那边,海里面……”这句歌词一样,积极向上、勇敢突破、坚持不懈。这段经历,是值得我珍藏一生的财富。
云
刚察县海拔最高处有3800米,相当于1000多层楼高,这里雪白缥缈的云,时而舒展、时而回旋,但又像我的成长,看不见摸不着。“小姑娘,你就是新来的助理吧,看着跟我丫头一样大。”报到那天,是村书记孟国海来接我的,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村干”,从我一入村,这位称职的“师傅”就带着我走遍全村大街小巷,在乡亲们面前混了个“脸熟”。
孟书记不仅是我走近群众的引路人,也是倾囊相授、授之以“渔”的热心人。他带着我化解信访案子、搞好环境整治,手把手教会我干事的本领。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用一口地道方言细数他的工作经验。我循着他的脚步、学着他的样子,一次又一次深入牧民群众家中,时刻把笔记本带在身上,随时记录群众的需求,每多走一次、每多看一眼,都会对群众工作有新的认识。跟着书记学,我冲破了基层工作如云般的“迷茫”,从一个“异乡人”成长为一名“当地人”,也终于等到了“拨云见日”的时候。
山
学生时代的我,总想着站得高一些,再高一些,多看看“山的那边”。基层锻炼的两年,我与同事、与淳朴善良的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让我明白,脚下的路比远处的山对我来说更有裨益。
犹记得在疫情最吃紧的100多个日日夜夜里,由于情况特殊、时间紧急、返乡人员多,给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疫情无情人有情,我和10多名村干部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组建志愿队伍、摸排村民情况、统计上报数据、按时分发物资、宣传防疫知识,“您好,我来帮您测一下体温。”“您好,需要买什么菜和药物在我这里登记一下,我们会给您送过来。”……忙碌让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村民们一句简单的“谢谢”,能让我们开心一整天。
两年间,我用脚步丈量民情,翻越了环境整治、矛盾纠纷等一座座“大山”,也看到了山那边的海,是一片有着“不拒众流”的包容和“水波不兴”的从容的大海。
海
我总喜欢望着村外的那条小溪,平静缓慢,最后汇入青海湖,我也想做一条这样的小溪,在基层作出贡献。忙碌的工作模式已是常态,临时开会、入户走访更是家常便饭,上山下乡、走街串巷,办文办会、上传下达,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听民意、体民情……一幕幕、一篇篇,串起了我成长的注脚。
“阿吾,我们村现在发展旅游,你们家有闲置的房子,正好可以开一家民宿,收入还能补贴家用。”我们跟随书记踏遍田间地头,走访家家户户,搬起小板凳和村民们拉拉家常,鼓励大家相继开办传统饮食农家乐9户、土特产经营2户、特色民宿3户,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形成了一站式享受田园农趣的特色业态,也让村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你怎么又黑了?”同事们都说我越来越像草原上的孩子。我喜欢黝黑的肤色,因为这是我和村民打交道的真实写照,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里,我感受着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给我带来的莫大动力,就如那涓涓细流,越过一道道障碍,只为与大海相聚,只为彼此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