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村新气象,好生活一天一个样——访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
2023-08-11 09:2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采访对象: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党支部书记 任军

  走进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村民刘克瑞房前屋后绿意盎然、农产品展销馆直播不断、自家茶社生意红火……“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呐!”刘克瑞感慨,没有党的好政策,自己就搬不出西海固,过不上今天家门口致富的好日子!

  弘德村俯瞰

  时间回溯到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推动实施了一项重大工程“吊庄移民”,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群众,搬迁到贺兰山脚下的黄河灌区。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调研,深入生态移民村——红寺堡镇弘德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在弘德村,总书记访车间、进农家,勉励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总书记对弘德村的殷殷期望与嘱托,成为这座移民新村美好蓝图的新起点。3年过去了,本报记者来到弘德村,听村党支部书记任军讲述全村上下牢记嘱托、昂扬奋进的振兴故事。

  记者:2020年正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弘德村考察工作时,您就在现场。请给我们回忆一下总书记和村民们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画面。

  任军:2020年夏天,总书记到宁夏考察,风尘仆仆、舟车劳顿,第一站就是到我们弘德村。对全村百姓来说,不论过去多少年,总书记的关怀,我们毕生难忘。

  我们弘德村地处宁夏中部。原本这里也是一片荒漠,刮起风来“一碗饭半碗沙”。上世纪90年代起,一级级泵站把黄河水扬高300米,滋养出一片绿洲。我们村是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村,村民基本都是2012年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吴忠市同心县搬迁而来,有1480户6515人。告别了大山,搬出了穷窝,来到新家园,过上好日子,这里面,有村里闽宁协作扶贫车间一份功劳。

  总书记到村那天,首先考察了扶贫车间。总书记强调,不是搬过来盖几间漂亮房子就行了。乡亲们搬出来后,要稳得住、能致富,才能扎下根。车间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大多是老弱,因为有了车间,可以在家门口干活,每天为纸箱穿把手,月收入上千元。车间负责人挨个向总书记介绍,介绍到村民老郑时,总书记问他多大年纪,老郑回答说67岁,总书记当时亲切地说:“咱俩同岁!”

  总书记这么平易近人,大家感到温暖,纷纷向总书记汇报,说日子早就不难了,扶贫车间就在家门口,来做工既能赚点钱补贴家用,还能跟大伙说话唠嗑,好着呢!当听到弘德村引入纸箱包装企业,就地解决了1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时,总书记高兴地说,兴办扶贫车间,目的就是为了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虽然收入不比进城务工高,但省去了住宿、交通等费用,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总书记点赞企业参与兴办扶贫车间,体现了先富带后富,很有意义。

  当天看完扶贫车间,总书记来到刘克瑞家中,进门后,没有马上落座,而是仔细看了院落、卧室、厨房,还有门口的牛棚。院落里,一眼水窖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刘克瑞掀开水窖盖子,告诉总书记,这眼窖是自家打的,能存10立方米雨水雪水,用来洗衣服、浇地、饮牛。总书记肯定说,节约用水是个好习惯。

  在客厅里,刘克瑞一家围坐总书记身边。老两口、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六口之家其乐融融。总书记询问他们还有什么困难。刘克瑞兴奋地说前两年就脱贫了。刘克瑞取来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他的妻子和女儿,两人穿得很旧,背后是一排低矮破败的土坯房。刘克瑞告诉总书记,这是2012年搬离西海固前,在老家院子里照的,那里山大沟深、破屋烂衫,只能靠天吃饭,“种下一袋子,收上一帽子”。总书记接过照片仔细端详,感慨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总书记离开村子时,村民们都赶到村口欢送。总书记亲切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并祝愿乡亲们生活幸福。

  记者:请您详细说说,2020年以来,村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任军:从脱贫开始,弘德村6742亩土地已陆续流转,主要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和甜瓜,每年流转费收入350多万元。但只靠这一项还远远不够,长远看,增加农户收入还得靠产业,咱们村委一合计,重点锁定了肉牛养殖。我们的“飞地”养殖基地,2020年以来收益1100余万元、分红760万元。靠养牛,户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村里的男人忙着养牛、外出打工,“半边天”们也没闲着。村里牢记总书记“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坚持扶贫性质”的叮嘱,积极吸引、安置村里的老人、妇女在车间就业,目前干活的村民稳定在100人左右,从事安装包装箱塑料提手等工作,人均月工资2000多元。

  2021年,在扶贫车间对面,又建成弘德村农产品展销馆。刘克瑞家儿媳海小荣成了讲解员,还积极学习直播带货。年轻人上手快,经过专业培训,她和其他几名95后媳妇成了弘德村首批直播带货员,现在她们的粉丝越来越多。这两年,光展销馆就为村集体带来100余万元收入。

  村民们的小日子越过越滋润,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花。到刘克瑞家参观的人多,为了方便大家歇歇脚,他家还开起了茶社,新添了桌椅和茶杯,他的老伴马建花参加了村里组织的餐饮培训,提高了服务水平。现在,来弘德学习观摩的,都会到他家茶社转转,茶社平均月收入1000元,日子越过越好。

  记者:乡村振兴等不来、也送不来。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请介绍一下弘德村党支部是如何践行总书记嘱托,激发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带领大家生活得更好的?

  任军: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在村里一圈走下来,你就能看到,现在村里小学、幼儿园、卫生所一应俱全。村上还通了公交车,花2元钱就能坐到县城,非常方便。城里有的我们村也有,好生活一天一个样。随着我们村跻身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里正规划建设游客集散中心。

  村子越变越美,大伙过日子也更带劲儿。以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为统揽,在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党支部扎实做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群众入股的肉牛养殖园区,规划建四期,目前二期已建成,总占地面积600余亩,年养殖肉牛5800头。这两年,村里陆续培养了8名年轻干部,全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日里,央企大唐集团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庞彤就在村里办公,每天合计着如何把产业做大做强。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万元。今明两年,蓄水池、设施农业方面的项目也在持续推进。

  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去年下半年开始,扶贫车间负责人开始教9位老人写字、背诗,让他们在直播带货的同时,把老有所为的精神传递出去。9位老人干了一辈子粗活,现在拿起笔杆子,困难不小。起初,手抖得握不住笔,写字比锄地都费劲,现在他们不仅会写,还会化用大诗人的诗来推介土特产,比如卖枸杞,他们就说:“日啖枸杞三十颗,不辞长作宁夏人!”

  “更好生活还在后头”,是摆脱贫困的宣言书,更是我们弘德村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总书记的话激励着我们,我们坚信弘德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报记者 倪敏 车婧 通讯员 李永强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