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台村村民在初心亭聊天。(孟家台村村委会供图)
贵州省台江县乡村风景。曾皎飞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全国乡村紧紧围绕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学习蕴含于“千万工程”中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改人居,展现乡村新貌
秋日清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河底镇程庄村从晨曦中苏醒。9点不到,游客已纷至沓来。人们在一步一景的“大公园”中,或漫步赏花、或拍照打卡、或体验农趣,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诗画程庄”的独特魅力。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程庄村造出了新景、迎来了新客,村民看在眼里、喜上眉梢。“过去农民是种庄稼,现在俺村是种文化。”正在村口查看河道排洪情况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程小白,脸上挂满疲惫,两脚沾满泥水。去年以来,村干部带头,全村动员,清垃圾、清“四堆”,改水厕、治河道,绘墙绘、亮路灯。现在,全村都是景,油菜花田、风车步道、彩虹梯……目前,程庄村年均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万人次。
9月的桂林,峰峦叠翠,山青水碧。紧靠漓江,学习浙江,广西阳朔县杨堤乡浪石村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让游客来此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浪石村积极探索“传统村落+庭院经济”模式,引导农户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院落空间,兴建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发展农家乐、采摘体验园等业态,让庭院不仅有看头、更有赚头。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绿道蜿蜒……村庄步步是景,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走进山西省左权县寒王乡上其至村,一个个垃圾桶整齐地摆放在街道巷口。据介绍,上其至村以垃圾治理为切口,在全村开展“美丽行动”。上其至村是左权县“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上其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德飞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村里突出三点,即突出责任主体、突出村企共建、突出成果成效,不仅发动村民,更把村庄范围内的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也拉进来。
踏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高石镇童家村九岭,小道纵横,一尘不染,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生机勃勃。屋舍周围,小径与沟渠以石块、瓦片巧妙装点,串联起一座座特色民居。
谈起建设之道,高石镇党委书记赖顺科娓娓道来。他们巧妙地将旧物置新、旧条石砌堡坎、旧石板铺步道,旧木料重生成实用的畜棚,旧砖瓦摇身一变成菜园围栏,更有废石磨、废水缸等老物件,既朴实美观又独具地域特色。“村民让房让地、投工投劳,人居环境建设不仅改变了乡村面貌,更凝聚了乡村人心。”
优治理,凝聚发展合力
“这份爱心让我感到非常温暖,相信只要努力,离自己的梦想就不会太远。”9月5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金盆乡举行2024年“金榜计划”助学金发放活动,受助学生唐丽有点激动。
金盆乡党委书记邓刚感慨地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促进乡村社会治理,重视依靠群众、激发内生动力是关键。天生桥村19组的联户长曹鹏经营一家五金店,懂装修。在出售五金等装修材料时,他就会推荐联户村民去务工。对于工程量大的,曹鹏会承包下来带着村民一起做,在村民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协助村“两委”工作也更得心应手。
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措勤县,当地在保留原村(社区)党组织基础上,积极探索“联村党委”治理模式,班子联培、后备联育、党员联管,将各村(社区)分散的资源要素整合打包,用党的组织优势破除治理壁垒。扎日南木措社区党总支书记阿洛说,“联村党委”框架下,各社区工作一起干、活动一起办,谁有好的建议,都能通过联村党委及时推广。
据介绍,措勤县“联村党委”跨社区互设先锋岗、共建志愿队,并探索村规民约执行与村级集体经济分红挂钩。此外,通过幼儿托育、代办帮办、积分兑换等服务,“联村党委”也拉近了干群关系。扎日南木措社区党员次旦说,积分能购物,能给孩子换水果吃,大家参加社区活动更积极了。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坡山村是典型的皖南山村。针对山区农村村务工作繁重、乡村治理队伍不足等问题,坡山村立足村情,将发现问题的队伍和解决问题的队伍融合,打造以村组网格员为主体,党建指导员、村居民警、法治主任助理、乡村能人嵌入农村微网格,以治理积分奖励吸引热心村民加入。坡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艳华说:“进一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建设好自治、法治和德治融合的治理体系,保障村级事务的有序推动。”
寻优势,探索富民路径
各地乡村干部表示,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要学精髓,浙江的乡村善于把现有资源变成独有优势,特别值得借鉴。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孟家台村是水稻种植大村,他们的难题在于集体经济收入路径单一。破题之策还是要从土地入手。今年初,孟家台村412户村民全部同意将自己的承包地连同村集体耕地合计5540亩,集中流转给区属国有企业——辉山发展集团,村民每亩土地获得的流转金高出市场均价近400元。
听到这个结果,大家都乐开了花,但土地流转之后,大伙儿干啥去?从浙江学习回来后,村党总支书记赵春梅有了新方向:由村党总支联合周边8个村集体和属地企业“七星米业”,共同成立强村公司,村集体负责招聘劳动力、提供农机具,“七星米业”负责良种采购、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等。强村公司还与辉山发展集团签订了劳务分包协议,负责5540亩高标准农田的种收管理,2024年预计经营分红50万元。据沈北新区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朱景龙介绍,沈北新区20个村和9家企业党组织共成立了6个产业联合党委,建成强村公司22家,2023年已为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带动村民收益260万元。
“一天巡逻两次,不累,还能增加收入。”9月11日,在343国道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路段养护作业现场,四铺镇侯庙村村民陈大爷在剪枝。四铺镇是传统农业镇,为突破困局,镇里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为契机,发力打造“一村一企”,小型公益性项目能交给村集体干的,尽量交给村集体干。四铺镇党委书记吴银介绍,去年,镇里首次将镇域18公里343国道绿化养护交给沿线9个村,为全镇的村集体共增收30万元。
“浙江深挖山水,我们深挖凉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羊毛工村党总支书记马明举说,作为新疆凉皮的发源地,羊毛工村对这一历史名小吃不断创新迭代,用南瓜、火龙果、紫甘蓝等水果蔬菜做汁,制作彩色凉皮,成为网红美食,同时吸引20多家特色凉皮店入驻村里的凉皮一条街。在全镇来说,羊毛工镇从事加工和销售凉皮的人数有3000多人,年创收1800万元,村集体富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本报记者 周静文 刘琼 尹丹丹 周晶 华贤东
通讯员 武勇峰 王惠民 刘科 王自峰 候建新 石慧慧 黄璇 张亮 闫敏 朱丽 曹海霞 朱尹美
实习生 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