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落实 话振兴丨“一杯茶”里品善治味道
2024-11-08 07:1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秋日一早,青石板街上熙来攘往,茶馆旗幡迎风招展,茶客们听着淮北大鼓、喝着棒棒茶,晨光中的临涣镇安逸又祥和。30多年来,王士宏是这条街上茶馆的常客。

  9月13日上午,和谐茶室,王士宏比约定时间迟了10多分钟。“一大早赶去五沟镇调解,来晚了……”王士宏娴熟地拎壶倒茶,“我一会还要去村里,有家老人过世了。”讲起熟稔的茶文化和“一杯茶”调解法,王士宏说话像是加了“倍速”。

  地处皖北的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是个古茶镇,当地村民有喝“棒棒茶”的习俗。棒棒茶是茶梗煮的,一块钱一壶,可以喝一上午,久而久之茶馆就有了议事功能。王士宏正是“一杯茶”调解法的创始人。

  “远亲不如近邻,先喝口茶再说……”当天一早,五沟镇北湖南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茶室,特邀到场的王士宏先给双方各倒上一碗棒棒茶。7月初,村民老闫用无人机给玉米喷洒除草剂,飘到了隔壁老徐家田里,导致300多亩大豆绝收,村干部几次调解未果。僵持之下,老徐找到王士宏,对方这才愿意坐下来商谈赔偿事宜。

  1986年,24岁的王士宏进入公安队伍,长期走访镇村,无人不识,自学通过司法考试后,街坊邻居对他更加认可,有啥事都爱找他评理。2011年12月,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时年50岁的王士宏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怡心茶楼牵头设立“临涣镇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拉开了以茶为媒解纷争的人生新篇章。

  “人与人之间就是一杯茶的距离,我要帮助乡亲们‘杯茶释前嫌,一笑泯恩仇’。”王士宏总结出以茶暖人心、以茶置梯子等“一杯茶”七步调解法,在各个茶馆推广开来。他还进一步将法律知识、涉农政策融入调解中,开展一系列既有“党味”又“接地气”的宣讲,不仅让当事人“红脸进来笑脸出去”,还起到了“调解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百姓说事点,民意收集处。临涣镇党委因地制宜,在镇上22个茶馆全部设立调委会,在怡心茶楼设立“茶馆临时党支部”。作为支部书记,王士宏和其他党员定期坐馆交流,平息邻里纷争,收集群众诉求。

  “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建就往哪里发力。”临涣镇党委书记杨晋说,通过搭建“党建+茶馆”平台,一方面整合力量让队伍更加专业化,一方面把自发调解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2012年至今,临涣镇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案件1600余件,95%都能圆满解决。2023年,这一衍生于茶文化、由群众首创的“一杯茶”调解法,入选全国第五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以“茶馆临时党支部”为圆心,乡村善治力量也在不断扩大。在王士宏的带动下,他的妻子、同学还有怡心茶楼的传承人都加入义务调解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离任村干部、退役军人、老教师也加入进来,这支队伍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55人,形成了老支书团队、兵哥团队、小喇叭宣讲团等5个志愿者团队,覆盖全镇19个行政村。

  从怡心茶楼步行几百米,就到了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红色文化是我们调解的‘法宝’。”刚刚宣讲结束的调解员陈文章是王士宏的高中同学,人称“陈铁嘴”,说起3年前调解的那起彩礼纠纷,他记忆犹新。

  临涣镇临南村小吴,与打工结识的外省姑娘相恋,女方父母提出30万元彩礼,吴父给陈文章打电话求助。陈文章听说对方是外乡人,便邀请他们到馆参观。当陈文章讲到“一位支前民工把一车棉鞋送到前线,自己却冻掉四个脚趾头”时,女方父亲激动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孩子幸福比什么都重要,彩礼就量力而行吧。”后来,他们把送彩礼改为买农机,如今小两口的合作社经营得有声有色。

  “一个个茶馆调解室延伸了社会治理的‘组织末梢’,把自治、德治与法治融合起来,止息纷争于未诉,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子。”淮北市委党校校委委员、法学与管理教研室主任费蕙蓉说。

  农村是个熟人社会,王士宏、陈文章经常被邀请去操办红白喜事,皖北农村称为“大总”。每次到场,他们都会发挥“大总”的特殊作用,变身“移风易俗宣讲员”,引导群众不攀比摆阔、不大操大办,切实减少“面子上的彩礼”“餐桌上的浪费”。在濉溪县举办的“我是大总”评选会上,陈文章说,“参赛是为了让身边更多人破除陋习、更新观念,乡风更文明,乡村才更美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临涣镇的实践表明,基层党建是引领乡村治理的“主心骨”。“从群众自治,到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临涣镇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坚持因势利导,把各大茶馆从百姓说事点、矛盾调解站,进一步打造成理论宣讲的微课堂、基层治理的桥头堡,从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濉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亮说。

  今年8月,淮北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在全市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推广临涣经验。“提壶安民化纠纷,一杯香茶促和谐”,和谐茶室门口的这副对联是“一杯茶”调解法的生动注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治理,为乡村带来了新风尚,为群众带来了真实惠。

  本报记者 李海明 刘琼 通讯员 李超 陈卓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