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刚开年,逻辑推理和语言理解能力强大的DeepSeek(深度求索)横空出世,立刻引爆舆论,话题热度持续居高不下,引起全社会大讨论。
人工智能(AI)作为前沿科技的核心力量,已渗透到千行百业,农业农村的各个领域是其重要舞台。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还推动了乡村治理智能化、便捷化、精细化。在数字化浪潮中,作为乡村振兴“操盘手”的乡村干部应该如何迎接挑战、应对革新?本报对此展开深度调研。
AI智“绘”数字乡村新图景
春耕在即,全国各地正在进行火热的田间管理和备耕工作。有了AI的助力,农业向“新”提“质”,今年的春耕进行曲未来感十足: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荔枝无人智慧果园内,最先发现荔枝树枝头萌发花苞的是一架无人机,它在果园上空低空巡逻,利用激光雷达密切监控枝头的每一丝变化,扫描生成的高精度三维点云地图,能准确识别、提取每棵果树的数据。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种植户抢抓早春晴好天气,开展冬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植保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使种植户不必再像祖祖辈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弯腰劳作,农田管理更加精细高效。
一幅幅智慧春耕图,折射出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事实上,农业生产应用只是AI+数字乡村的一个生动“切片”。从田间地头到乡村治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提升,AI无处不在,数字乡村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
前不久,重庆市奉节县永安街道江陵社区海城路消防通道被占用,这一幕很快被AI摄像头识别,街道指挥中心将信息推送给对应网格员,15分钟便处理完毕。社区的15个AI摄像头,像15只“智能眼”,全天候对辖区高频事件感知抓拍并自动上报。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坝河镇位于秦岭深处,空巢老人居住分散,安全风险点多,服务难度大。该镇探索“数智助老”,为全镇14户空巢老人发放可定位爱心卡,遇险可一键联系监护人、网格员、村(社区)包联干部,还为他们安装了摄像头和可监测日常睡眠起居的智能门磁,系统上线后,截至目前,该镇未出现一起老人因照管不力导致的意外事件。
案例不胜枚举。AI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乡村生活,一幅智“绘”的数字乡村新画卷已徐徐展开。
数字浪潮席卷下的“机”与“危”
本报梳理“数字乡村”相关时间节点发现,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到2019年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再到2023年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去年六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我国数字乡村蓝图已经一步一步绘制成型。
放眼全国,各地均在积极制定地方性政策,一方面为农业农村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另一方面全力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2024年9月,江苏召开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强调要以信息化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新动能,着力提升信息惠农便民水平;
同年11月,《广东省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方案》出台,明确建设一批数字田园、智慧农场(种植基地)、智慧渔场等……
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数字乡村”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数字乡村建设步入深水区,进入具体的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阶段。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之一。乡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操盘手”,肩负着推动政策落地、带领群众致富的重要使命。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乡村干部是主要参与者。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数字乡村主战场的农村地区,因工作繁重、学历限制等种种因素,部分乡村干部对数字技术认知不高,有些依然觉得“数字化”离自己很远。
一位副镇长坦言,“镇里前年就引入了数字化治理平台,但由于缺乏专业管理和运营,平台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民生数据更新不及时,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它确实已沦为‘摆设’。”
小张是一名到村任职选调生,他认为,“数字鸿沟”导致乡村数字化建设存在梗阻,“在不少农村地区,先进的数字技术面临普及难题。比如我们村引入的智能农机设备,以前由于操作维护不当,经常出现故障。我到村后帮助维护,但我任职期满后村干部里可能就没有人能接手了。”
乡村干部如何应对AI挑战
数字化浪潮扑面而来,乡村干部应该如何应对挑战呢?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丹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乡村干部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大乡村干部应与时俱进,主动应对时代浪潮,“建议乡村干部立足自身工作职责,率先转变基层治理理念,主动学习、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知识,掌握其在农业、乡村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潜在影响,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筑牢人才基础。”
一部分乡村干部已经行动起来。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郭坝村位于大山里,村域辽阔,留守老年人居多,信息采集沟通一直是个难点。今年春节,驻村第一书记蒲强让DeepSeek与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对接”。他结合DeepSeek-R1模型为郭坝村开发了“智慧郭坝”数字乡村智能体,能有效处理费用收缴、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
“请帮我汇总今年春节返乡人员名单。返乡的监测户都有谁?”不到一分钟,智能体给出了深度分析结果,村“两委”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对监测户进行走访。对于使用体验,村“两委”反馈良好,认为有效解决了村务痛点。
很多地方也迅速行动起来,把数字技术培训纳入了乡村干部的培训菜单,提升乡村干部在数字化办公等方面的认知和技能。
2月6日上午,海南省定安县翰林镇举办岗位大练兵“新春第一课”,镇党委书记谢文博以“以DeepSeek为例,认识AI、拥抱变革、激发创新”为主题为全镇党员干部授课,共同学习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乡镇高质量发展。
“有人认为,在乡镇的田间地头,我们可能暂时用不到这些先进技术,但若不了解这场变革,我们就会像马车夫讨论汽车油耗、像电报员研究5G基站、像蜡烛工匠分析LED发光原理一样,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我们不需要成为AI专家,但必须成为‘会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的开拓者。”谢文博说。
2月11日上午,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也举办了一场镇村干部人工智能(DeepSeek)培训会,全体班子成员、各村(社区)支部书记等200余人参与培训。“作为全国第29名的千强镇,龙湖镇具有发展活力与创新动力,办这次培训,是为了让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地赋能政务服务和乡村振兴。”龙湖镇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许露露 刘凤双
通讯员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