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自信。”谈及参加全国两会的心情,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焦宪用了这两个关键词。
“激动的是,作为一个基层农民代表,能够把父老乡亲的感恩之心,以及他们所想所需带到北京。”焦宪说,为了写好建议,他广泛走访座谈,深入调研,先后多次前往县发改局、县铁路办、县交通运输局、唐崖遗址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听取专业意见,最终确定将加快推进恩黔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利黔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支持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保护及利用这3条建议带上两会。
3条建议,两条事关“路”。焦宪明白,要发展先修路。彭家沟村的村民就吃过出行无路的苦,是焦宪动员群众、争取项目,修成了走出大山的路,才有了后来物资进、物产出的致富路。“目前武陵山区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加快推进恩黔铁路、利黔高速公路建设,不仅能方便群众出行,还能激活沿线区域经济,促进乡村繁荣发展。”焦宪说。
“自信的是,过去一年,我们山区的农村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依托恩施黑猪、唐崖白柚“一黑一白”产业,彭家沟村成为产值超亿元的明星村。“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帮助更多的村民稳定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说着,焦宪向记者推荐了彭家沟村的黑猪肉直播间,只见主播卖货忙,粉丝求加单,生意很不错。
彭家沟村是恩施黑猪原种保护地,有标准化猪舍150栋,年出栏生猪超2.5万头。为了拓宽销路,村里组建起爱心助农直播间。一年多来,直播间为本村和周边村民销售黑猪3000多头,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700万元。“还有卖到新加坡的单子呢。”焦宪很自豪,大山里的农副产品通过直播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大大提升了恩施黑猪地标产品的品牌效益。
2024年,彭家沟村共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00万元。“今后还要利用紧邻唐崖土司城址的优势,把乡村旅游块头做大、品牌做响。”焦宪带上会的第三条建议就是唐崖土司城址的保护及利用。唐崖土司城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5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是唐崖土司城址申遗成功十周年,焦宪希望乘势而上,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为建设恩施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出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周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