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乡村振兴 奔向共同富裕
2025-03-07 11:0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方豪龙

  王传喜

  冯睿

  翁姑果各

  张金华

  郝雨杭

  游客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赏梅游玩。(新华社发)

  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江苏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

  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我们邀请会场内外6位乡村干部,一起交流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

  主持人:林华维

  嘉宾

  方豪龙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传喜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冯 睿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党委副书记

  翁姑果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光明镇干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金华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坝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郝雨杭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驻村第一书记

  主持人: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家所在的乡村发展得怎么样,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方豪龙: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李祖村考察调研时指出,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要再接再厉,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李祖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去年游客数突破10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万元。

  王传喜:我们村户籍人口4100多人,常住人口却有9000多人,这是我们走共同富裕道路成果的一个体现。2005年,我们开始实行土地集体经营,坚持走“依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型集体化道路,不仅改变了村里“人地不均、零散经营”等落后局面,而且还带动周边10多个村共同发展。2024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亿元,实现联建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至50万元不等,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累计安置1万余人创业就业。

  翁姑果各:和李祖村、代村相比,虽然我们取得的成绩不那么耀眼,但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成立劳务合作社,村民劳务收入突破了1000万元;采用“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让村民以土地入股、就近务工的形式实现一地多收,村里600余名脱贫户、监测户实现稳定增收2万元以上。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61万元,村民的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张金华:坝利村曾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我们把产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植壮大茶叶、肉牛两个重点产业。向雅蜜红茶厂注资80万元,按5%的注资比例进行保底分红,推动村集体增收4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600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850元增加到1.96万元。

  郝雨杭:我们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顾家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万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20多倍。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涵盖了旅游、农业、手工业等多个领域。2025年初,村里首次举办村集体产业分红大会,2024年村民共分红近50万元。

  主持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全国各地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也有差异,大家各自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做了哪些探索?

  方豪龙:李祖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关键一步,是成立了“大李祖”共富片区。面对村庄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村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的理念,将李祖村与周边8个村庄紧密联合起来,共同组建共富片区。通过党建引领、项目驱动和改革创新,我们实现了片区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我们成功争取到国家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获得中央及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片区建设,谋划了81个强村富民项目。梨创意文化中心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强村公司每年通过保底租金和股份分红可增收100万元以上。

  王传喜:代村成为了富裕村后,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村庄、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2018年,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我们实施了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田园新城”片区规划,探索推进“党建统领、产业带动、城乡融合、联村共建”的新路径。这个片区规划覆盖了12个村庄和1个国营农场,带动2.6万名农民一起共富。规划实施6年多来,通过产业带动,连片发展,促进周边群众就近创业就业、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郝雨杭:我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们把“娘家”优势和村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2023年4月以来,我们协助村“两委”成立并做大党支部领办的锦飞民宿旅游专业合作社。我们充分发挥“娘家”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下属会议公司的优势,对民宿进行标准化提升,扩大合作社规模,原本的13家民宿发展到78家。“一院一景”民宿中高端差异化建设,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有效带动了村民参与旅游产业,实现增收。

  主持人:先富带动后富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东西部协作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深化东西部协作。大家在东西部协作方面做了哪些事,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王传喜:代村与青海省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等多个村建立了协作关系,采购他们的牛羊肉、青稞面等农副产品,在沂蒙老街开办牦牛肉销售点,促进消费,助力乡村振兴。我们也与四川省安岳县柠檬种植合作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4年收购了2000余吨鲜柠檬,今年还要增加采购数量。

  冯睿:可以说,我们镇的发展离不开东西部协作好政策。我们镇下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平均海拔2486米,年降雨量少,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零收入”状态。2016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注入46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帮我们打造了青海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项目,带动周边600余户农户参与饲草种植,户均增收超4000元。通过入股养殖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项目,19个行政村实现集体资产确权,9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8.8万元。除了产业方面的帮助,江苏还提供了大量科技支持。江苏省农科院的专家帮助我们建成全国首个高海拔无人机研发中心。无人机播种使草种发芽率从不足50%提升至85%,饲草亩产从1.2吨跃升至2.8吨。此外,他们帮我们引入的夏季草莓种植技术,填补青海高原夏季草莓市场空白,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8万元。

  翁姑果各:东西部协作政策让我们产业有了快速发展。我们争取到13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浙江优质企业的绿色食用菌生产技术,建设成面积达7000平方米左右的黑木耳菌棒培育厂,实现了既增粮又增收的目标,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张金华:所爱隔山海,但山海皆可平。我们也是东西部协作政策的受益者。我们通过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机制,做好市场匹配,按照“市场需要什么,本地就生产什么”的思路,探索“北京(上海)市场+云南产品”“北京(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等协作模式,推动雅蜜红、普邑等企业向外寻找商机开拓市场,让地方优质农特产品“飞”出大山深处。

  主持人:大家在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肯定也有很多心得。请谈一谈在探索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你觉得最需要做好什么?

  方豪龙:在探索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二是注重项目驱动,项目驱动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三是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更加成熟的共富机制。四是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需求,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王传喜:群众要致富,关键看支部。我也觉得推进共同富裕,首先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打造成为群众信得过的“铁班子”。2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村企合一,突出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决策定向作用,保障企业在党组织领导下健康发展。在片区规划建设中,我们成立“田园新城”片区党委,实施党组织连片共建,改变了各自为战、各管一隅的局面,实现了抱团发展。

  翁姑果各: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路人,我觉得产业发展和凝聚各方力量缺一不可。选准产业是基础,像我们的葡萄产业,适合本地环境,市场前景也不错。但光有产业不行,还得完善协作机制、深化对口支援,从产业合作、人员互动和优势互补等方向,向先进地区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郝雨杭:产业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将农文旅三元一体化发展,是顾家台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通过产业融合,我们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张金华: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我认为推进共同富裕,最需要做好三件事,强组织、稳机制、聚人心。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很关键,我们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创建坝利积分超市。群众从“挣”积分到“兑”积分,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村庄环境更加整洁、村民素质持续提升,“小积分”兑出“大文明”,实现从物质丰裕到精神富足的跨越。

  本报记者 林华维 周晶 周妍 倪怀成 华贤东 俞玺勍

  通讯员 杨祥亮 高雄 楼帆婷 邓杰 郑复乐

  实习生 潘子怡 施羽轩

责编:施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