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调研报告千字文|“环境美”赋能“经济活”——聚焦桃家嘴村三维转化机制
2025-08-22 09:3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桃家嘴村墙绘。 (兴蒙蒙古族乡人民政府供图)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桃家嘴村,从昔日“脏乱差”的普通村落蝶变为网红打卡地,其生动实践精准诠释了人居环境整治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成功密码。本报告聚焦桃家嘴村“环境美”赋能“经济活”的三维转化机制,以期为同类乡村的协同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环境提质筑基底、聚人气造流量,是桃家嘴村激活发展动能的首要环节。该村的蜕变始于人居环境整治的“刀刃向内”。面对曾经的“脏乱差”,村党支部推行“网格聚力、党员带头、群众共创”模式,以“绣花功夫”推进环境治理:清垃圾、治沟渠、硬道路、增绿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白墙黛瓦与特色蒙古族风情相映成趣。这显著的“环境提质”效应,迅速转化为强大吸引力。优美的村容村貌、独特的南方高原特色蒙古族风情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摄影、体验,乡村“流量”显著攀升,为后续发展奠定了人气基础。

  在此基础上,空间重构挖潜力、孵业态促增值成为承接人气红利的关键举措。人气的聚集对乡村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催生了资源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桃家嘴村敏锐把握机遇,着力于空间资源的创造性重构与转化:一方面,将闲置地再生利用:精准规划356个停车位解决乱停难题并辅以巡查管理;整合房前屋后小块空地,打造“小花园”“小菜园”由村民认领打理,消除杂草荒地;对未硬化巷道进行公分石铺设并压实党员分片监管责任,根治脏乱死角;另一方面,培育多元业态:依托环境红利与人流优势,引导盘活自有资源,将村委会旁边的空地作为摆摊场所高效利用,村内许多原本沉寂的空间也被转化为多元经营载体,实现资源高效增值。空间重构使村庄承载力与吸引力同步提升,形成“环境溢价—业态升级”的良性互动。

  而主体参与强根基、建循环保持续,则为整个发展过程注入了可持续动力。桃家嘴村实践的核心与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其推动村民从环境整治“旁观者”转变为经济发展“主角”。当前桃家嘴村鼓励村民主动经营特色小食摊、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使村民成为乡村经济的主导力量。由此,桃家嘴村“环境-经济”的自增强回路得以建立并强化:环境改善→游客增多→收入提升→村民维护环境意愿增强。环境维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主人翁意识,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桃家嘴村的实践是一条以环境之“美”催化经济之“活”,实现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同频共振、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彰显的振兴之路。其三维动力机制,为在广袤乡土大地上书写更多“点绿成金”的生动故事,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桃家嘴方案”。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桃家嘴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李娜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