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萍(左)在企业指导大麦草无土栽培
一个装着笔记本、调研表的黑色双肩包,一双运动鞋,是刘志萍去嘎查村的标配。“下一阶段要去四子王旗与动物营养专家对接,讨论种养结合的问题。”自今年3月担任国家科技特派团内蒙古四子王旗团团长以来,从呼和浩特到四子王旗,刘志萍跑了9趟。“作为团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刘志萍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研究员。3月因疫情原因,她不能到一线指导,但一直与四子王旗保持线上对接。
4月,疫情缓解后,她急忙赶到旗里,与党委、政府以及当地相关企业开现场会。一位参会人员引起了她的注意,此人便是希牧泰科技公司负责人毕力格巴特尔。这家企业主打室内无土栽培大麦草,成立还不到一年。简单交谈下来,刘志萍发现该企业对大麦草并不在行,栽培比较粗放。“发芽率、产草量与种子有很大关系,你得从种子抓起。”会上,刘志萍就与毕力格巴特尔约定,由科技特派团专家们来帮公司筛选品种。
4月14日,刘志萍带上大麦青稞团队专家们,开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企业,展开驻点服务。大麦7天一产草,从第五天到第九天,团队每天实地测算种子的转化率和产草的品质,把企业购买的品种和团队提供的大麦种进行对照试验,最终选定了蒙啤麦3号。
“专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毕力格巴特尔很兴奋,蒙啤麦3号比他原来买的种子强很多。不过,专家们并不满足,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没结束。大麦草与玉米是用来做牲畜饲料的,按照什么比例调配,才能保证牲畜的肉品质最好、经济效益最高是他们接下来攻克的技术关。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解决了禽畜养殖中优质青绿饲草短缺问题,并对缓解禁牧、休牧期养殖户的饲养压力,实现草畜平衡、以草定畜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为企业把脉开方,科技特派团还为农牧民送去了希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农牧民有惯性思维。”一开始,刘志萍的大麦新品种推介并不顺利,当地人依赖老乡的留种,即使种性退化、效益不高,也因保守而不敢尝新。
“只要我们建起示范田,拿出事实说话,我相信会有更多农牧民选择新品种。”最终,东八号乡韭菜沟村进入刘志萍的视野。该村土质只适合大麦种植,村书记周长青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那我们拿出100亩地试试!”
5月,韭菜沟村种下了专家们带来的大麦新品种——蒙啤麦5号。9月5日,刘志萍组织科技特派团部分技术骨干实地查看了大麦,原来村里亩产籽粒只有200斤,新品种产量每亩可达500斤。这对旱作地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了,大家都很开心。“科技特派团专家经常来村里指导调研,还为我们免费发放良种及化肥。”村民张爱珍说。
四子王旗团除了大麦青稞产业组,还有肉羊、牧草等共8个产业组,31名专家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9家单位。担任团长半年多来,刘志萍感触很深,“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在科技特派团进嘎查送服务的同时,四子王旗派出了39名旗级科技特派员,与“国家队”一道开展技术服务、推广和攻关。“我们将做好传帮带工作,着力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地技术骨干。”她说。
目前,科技特派团累计下乡帮扶434人次,对接希牧泰科技公司等经营主体56个,驻点服务覆盖9个乡镇,科技服务覆盖27个行政村,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7场。四子王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薛晖点赞说:“这支团队对推进农牧业生产的新品种选育推广、田间管理、病害防控等功不可没。”
“科技帮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刘志萍说。“我们将通过3年的时间,从示范到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她希望,用科技的种子、人才的“芯片”,为四子王旗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