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党支部书记 尤明国
传唱半个多世纪的《乌苏里船歌》让神秘的赫哲族广为人知。赫哲族人口稀少,世代沿着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江畔居住。八岔村位于同江市东北140公里处的黑龙江南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赫哲族主要集居地之一。
民族地区的发展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6年5月24日,总书记冒雨走进八岔村看望赫哲群众。他强调:“在祖国大家庭里,56个民族是亲兄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7年来,八岔村干部群众将总书记的嘱托和关怀化作前行动力,用实干书写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答卷。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听他讲述新时代赫哲群众的奋斗故事和“船儿满江鱼满仓”的新内涵。
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
记者:尤书记您好!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八岔村考察,请您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
尤明国:那是我们赫哲人最难以忘怀的一天,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潮澎湃。当天一场甘霖从天而降,我们全村人站在村口翘首盼望,等来了总书记。他首先来到村活动中心,听取村里发展情况汇报,参观赫哲族民俗展。我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8月我们村曾遭受了一场特大洪灾,总书记对村子的灾后重建情况特别关心,向我重点了解。我激动地回答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我们很快战胜灾害,家家住上了新房,生产生活有了新发展,收入水平有了新提高。听到这里总书记点了点头说:“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当时在场的干部群众心里都感到特别温暖。
随后总书记擎着伞,到我们村的尤桂兰老人家中看望。总书记得知尤桂兰家有耕地150亩、一条渔船,通过捕鱼、流转土地等年纯收入约8万元,很高兴地说:“在祖国大家庭里,56个民族是亲兄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总书记走出尤桂兰家时,闻讯而来的村民从小院门口一直挤到停车的地方,尽管下着雨,乡亲们纷纷扔下伞,腾出双手争相同总书记握手。有个村民的孩子才6个多月,抱在怀里呢,总书记轻声说:“别让孩子冻着”。一个村民穿着半截袖的民族服装,握手时总书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穿得太少了,会冷的”。在村文化活动中心唱歌的浩浩,穿上了外套排到了队尾,总书记竟然还记得他,“你就是给我唱歌的小朋友。”
那个感人的场面,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赫哲族——总书记一手撑伞,一个一个握。在场150多名村民,他握了每一位的手。我看到总书记袖子湿了,裤脚也湿了,一些岁数大的村民眼泪都下来了。
八岔赫哲族首届渔猎文化节俯瞰
记者:自古以来赫哲族人都以渔猎为生。从单一捕捞到渔农并重、再到多业并举,八岔村是如何走上这条超越自我的转型之路?
尤明国:赫哲人世代扎根在祖国东北边陲,爬山卧雪、逐水而居、辛勤劳作,但改革开放前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时老一辈穿的基本都是鱼皮衣,住的是地窨子、撮罗子、土坯房,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八岔村昔日也有过辉煌。1978年,靠水吃水的八岔村跟上时代潮流,开始“包船到户”,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们村家家都是“万元户”。我是土生土长的八岔村人,13岁开始跟着父亲在黑龙江上捕鱼,那时候我家的鱼就像苞米一样一层层堆起来,饿了就拿出一条刨些鱼花吃。然而好景不长,80年代后期,随着江水污染和过度捕捞,渔网网眼越来越密,撒网次数越来越多,但捕的鱼却越来越少,人均年收入锐减到几百元。
我后来去了市里做生意。1998年3月的一天,老家突然来了几位老人,希望我回去参加村主任选举,带领大家致富。看到从前衣食不愁的乡亲落到了靠救济生活的地步,我心里深受震动,感到不回去就说不过去了,于是结束了手头的生意回到村里。
我读过书,也见过一些世面,知道“不破不立”的道理。回去之后我就提出“弃船上岸搞转产、以养代捕蓄资源、民族旅游拓财源、以人为本促和谐”的发展思路。但让赫哲人改变古老的渔猎生产方式、向陌生的种植养殖业发展,谈何容易?思来想去,我决定先做给村民看,与党员干部率先在八岔岛垦荒种地,当年我们的人均纯收入就由500元猛增到2000多元。这次转产实践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两年时间里,60多户渔民走下渔船,在八岔岛上建起3万亩转产基地。八岔村逐渐形成了开垦土地、运输业、服务业、渔业的多元经济结构,村民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
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右三)上渔船送学
记者:听说2013年夏天八岔村遭遇的特大洪灾是一个转折点,后来你们的转型发展走上了与之前不同的方向,请您给我们讲讲其中的故事。
尤明国:那个夏天对我们八岔村来说,是一次涅槃重生。当时洪水大到什么程度?直接把过去十来年的发展成果“清零”。全村198户都受了灾,庄稼地全淹了;房屋损毁严重,许多土坯房泡水后墙都塌了,再也不能住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各方力量的支持下,村民在凛冬到来前住上了安全的安置房。来年开春后,村里把老房子全部拆除,盖起了一栋栋小楼房,全体村民搬进了明亮宽敞的新屋。
村容村貌的更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让我们认识到过度开垦、破坏自然的发展路子不对。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八岔村的道路?为此,我去了全国多个优秀村落考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八岔村最大的优势是赫哲文化。
回村后,我召集村干部、党员们开动员会,在保护耕地、不扩大捕捞的基础上,发展民俗游、生态游。依托民族文化优势,借助八岔岛自然保护区和三江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发农村家庭旅馆、民族特色美食等旅游项目。
一开始,发展家庭旅馆困难重重,主要是不少村民不乐意把自家屋子拿出来。为此,党员尤明芬带头,在自家腾出两个房间,用富有民族气息的鱼皮画、鱼皮灯精心布置,让客人直观了解赫哲文化,很多客人直呼“来得值”。村民们从中看到收益,踊跃开起家庭旅馆、渔家乐。一业举,百业兴。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村里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兴旺,朴实好客的赫哲人也从旅游业中尝到了甜头,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5107元。
记者:就像您说的,八岔村最大的优势是赫哲文化。在保护民族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八岔村有什么特色做法?
尤明国:总书记在我们村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伊玛堪说唱。他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总书记的关怀,让赫哲文化迎来了传承发展的春天。赫哲文化不但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和致富的根基。
一方面,我们狠下功夫,进一步打好民族文化旅游牌,系统化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近年来村里投资1400余万元建设天赐湖公园、赫哲族渔猎文化馆等一批景观项目;精心设计“赫乡民俗体验游”“滩地渔猎体验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民俗旅游“爆款”;号召村民成立民间艺术团,举办渔猎文化节和大马哈洄游节等。经过不懈努力,发展硕果累累,先后捧回“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伊玛堪是赫哲族古老的说唱艺术,由于我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伊玛堪一度面临传承危机。守护民族之音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村里建成一所传习所,供村民传承学习伊玛堪及赫哲族语言文化,学员里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4、5岁。
用鱼皮、兽皮做衣物或日常用品是赫哲族的民族传统,但年轻一代掌握这门技术的人越来越少。村党支部引导王海珠、董菊红等艺人创办鱼皮手工艺合作社,每年培训手工艺学员超百人,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参与学习。2018年全国人大代表刘蕾向全国观众展示的鱼皮挂件就出自咱村的合作社。
我们赫哲族有一句谚语,“别学桦树皮,碰到火就往回卷;要学松明子,挺起腰杆给人照亮。”这句话体现在每一名赫哲族党员身上。不管是发展产业还是民族文化传承,党员做得好,才能让村民跟着学。我们村现在有33名党员,身体力行给村民们作表率,全村党员群众团结一心,守护民族底蕴,赋予时代内涵,就是最好的传承。
如今的伊玛堪,不仅继续传唱赫哲人古老的英雄故事,更歌唱祖国的伟大、民族的团结和赫哲人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欢迎大家来八岔村,听我们唱新时代的“乌苏里船歌”。
记者 许露露 通讯员靳继红 于梦想 孙维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