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竹山县麻家渡镇聚焦农村基层党建薄弱环节,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瓶颈,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探索多元发展模式,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竹山县麻家渡镇位于竹山县西部,是竹房城镇带重点乡镇,素有“十星源头、宝石之乡、施洋故里”美誉,面积208平方公里,辖21个村95个村民小组,30852人。近年来,该镇聚焦农村基层党建薄弱环节,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瓶颈,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探索多元发展模式,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刘家河村90后村干部刘昊带头发展酿酒产业,带动乡邻增收致富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杨家河村位于镇西北7公里处,位置偏僻,经济落后,是省定重点贫困村。该村因村部办公场所老旧,且年久失修,加上基层党组织弱化,2017年被认定为软弱涣散村,并开展整改。2018年初,党委政府投入290万元新建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村民文化广场、“百草园”等软硬件设施,目前新党群服务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201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该镇因村制宜,选聘政治素养较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党性觉悟高的退休干部毛光焕同志任村党支部书记,另外选配3名善做农村工作、群众基础好的村支部委员和2名后备干部到村开展工作。通过优化村干部队伍年龄、知识、能力、性别结构、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2019年,杨家河村如期脱贫,昔日的“后进”村如今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户有主导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后劲”村。
近年来,该镇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的主角、主业、主责意识,明确各级抓党建工作职责,层层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构建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四级联动”机制。先后新建7个党群服务中心,对全镇14个村党群服务中心从软硬件方面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凝聚力、号召力,建设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优服务的村级干部队伍,夯实“堡垒”根基。
构筑人才矩阵,释放发展活力。蛟龙村位于竹山县圣母山脚下,距麻家渡集镇40多公里,全村1026人,其中贫困户211户544人,属于县定贫困村。为培养壮大村干部队伍,该村向青年大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抛出“橄榄枝”,积极引导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带富乡邻。90后小伙江龙林在镇村干部的引导鼓励下,放弃航海员的高薪待遇回乡带领村民养殖蜜蜂并创办竹山县秦岭养蜂专业合作社。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蛟龙村养殖中华土蜜蜂已达600余箱,年产原生态土蜂蜜1100斤,创收达110万元,带动全村40余户、13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该村被确定为全县中华土蜜蜂繁殖示范基地。刘家河村90后村干部刘昊通过自主创业,成立竹山县九儿红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摸索出了一条“高粱种植+传统酿造+电商营销”的致富路,带动20余村民发展酿酒产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近年来,该镇创新实施“双建双培”工程,建强党支部,建好市场主体,把市场主体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和村干部,把党员和村干部培养成市场主体带头人,着力打造党性强、能带富、留得住、扎下根的村干部队伍,储备培养村党支部带头人7人、致富带头人46人,不断为贫困村培育造血“干细胞”。同时,深入开展党建业务培训,将培育集体经济纳入教育培训内容,对村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提升抓党建、促脱贫能力水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逐步形成“本土经验”,邀请专家授课、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厘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思路方法,增强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结合党员“双十星争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促使党员主动参与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涧沟梁村属省定重点贫困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推脱贫攻坚,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茶叶加工厂、酿酒厂、米厂,打造集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产业链,仅用2年时间就从“空壳村”一跃成为年村集体经济达19万元以上的“样板村”。去年,麻家渡镇成功争创全国“淘宝镇”“淘宝村”,为绿松石行业发展赢来又一响亮招牌。同年11月11日,淘宝小镇(麻家渡)电商中心在该镇“淘宝村”营盘河村正式运营,是竹山县首家共享直播的孵化中心、培训中心、交易中心。近年来,该镇在绿松石资源开发利用、精深加工、市场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多规融合发展理念指引下,初步形成了集绿松石开采、加工、电商营销为一体的绿松石产业发展格局,聚集了数百家企业和数万从业大军。绿松石界翘楚独品绿松石负责人罗晶晶、淘宝小镇电商中心负责人张磊荣获竹山县2019年度十大电商人才。
近年来,该镇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坚持“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产业,全镇形成了“罗营绿松石、双墩生态茶、涧关高粱酒、杨桂中药材、蛟龙小蜜蜂”的立体化、多元化产业体系,让一个个扶贫产业成为该镇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同时,该镇创新工作举措,以涧沟梁、杨家河、太山庙村为试点,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盘活闲置资产、培育市场主体,分别在市、县购置门面用于展销农产品,拓展产品销路,提升产业带富能力,门面租金直接转换为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