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夫妻,也是“战友”;他们既合作,也竞争;他们偶尔争吵,但更多时候是互相理解包容;他们藏起了对家人的愧疚,扛起了对群众的责任,一路披荆斩棘,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
“互相包容,是我们特有的默契”
刘志军(左)、李翠叶(右)在村里做饭
2017年8月10日晚9点许,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南通村村部,第一书记李翠叶还在和大家商量项目用地问题。因自家地不符合用地标准,村民白某心生不满,将烟灰缸砸向李翠叶……还没等李翠叶平复情绪,大女儿的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在学校发高烧了,需要家长尽快过来一趟。而同为第一书记的丈夫刘志军此时却在80公里以外的井峪堡村,夫妻俩都不在孩子身边。
晚上10点多钟,心急火燎的夫妻俩一见面就开始吵架。“那是我们结婚15年来吵得最厉害的一次。”李翠叶说,当时两人第一书记的任期都即将到期,丈夫想让她调回去照顾孩子。“可是村里很多事情才刚刚开始,你说我能回吗?”
刘志军和李翠叶分别供职于吕梁市农机局和政务服务中心,2015年7月,夫妻俩先后主动请缨前往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对于李翠叶的选择,单位领导既惊讶又感动,“你丈夫已确定到岚县挂职第一书记,你大女儿正处在小学升初中的关键时期,二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单位并没有考虑让你去。”
可毕业于农业大学的李翠叶,对农村有着一份特殊感情,她毫不犹豫地说:“学农务农是我20年前的初衷,至于家庭目前的困难,我想办法克服。”就这样,刘志军、李翠叶分别前往井峪堡村和南通村担任第一书记。
井峪堡村与南通村都是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深度贫困村。李翠叶怎么也想不通,距县城仅1.5公里的南通村怎么会成为贫困村。她深挖问题根源,发现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是制约村子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班子建设迫在眉睫。
经过认真思考,李翠叶在村里建起了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将村级活动中心修葺一新。“环境改变了,氛围浓厚了,党员们来得也勤了。”李翠叶还开办了农村夜校,开展多样主题教育活动,沉寂的村庄渐渐有了生机。
村里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不仅顺利“啃”下棚改拆迁这块“硬骨头”,如期完成97户11714平方米的拆迁任务,产业发展上也“乘风破浪”:投入21万元修建的养殖场,让9户贫困户稳定脱了贫;40万元引进的惠民早餐工程,解决20户贫困户就业难题;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为村集体置留门面房52间,村集体年增收60余万元……
“心里憋着一股劲,谁也不能输。”丈夫刘志军也毫不示弱。井峪堡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但因土地贫瘠、生产条件恶劣,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村子日渐冷清。刘志军带领村干部们新建造价48万元的防洪渠,引导村民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杂粮、食用菌,引进数十台农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建起小杂粮加工厂,增收渠道的拓宽让村民们逐渐富裕了起来。
在“夫妻档”的帮扶下,井峪堡村与南通村分别于2016年、2017年脱贫摘帽。虽然两个村子车程不到2小时,但夫妻俩长期聚少离多,难免有抱怨和争吵,夫妻俩最常说的却是“谢谢你”。刘志军说:“都是第一书记,太了解对方的不容易,互相包容是我们特有的默契。”
提起大女儿朵朵,夫妻俩满心愧疚。李翠叶说:“孩子经常打电话问何时能回家,我只能安慰她说忙完手头的事,很快就回去了。”令夫妻俩欣慰的是,带女儿到村里住了一段时间后,女儿慢慢开始理解他们的工作,还经常会给夫妻俩加油鼓劲。
2019年二女儿该上小学了,李翠叶决定回到孩子身边。没想到,就在卸任前,20多名贫困户联名上书县委组织部:“村集体的产业‘早餐工程’刚刚起步……项目的发展还离不开李书记,我们自发恳请李书记留下来。”这份割舍不下的牵挂让她再次留在了南通村,刘志军也继续留任井峪堡村。李翠叶说:“亏欠孩子的太多了,慢慢弥补吧,我相信孩子长大后会明白的!”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