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书记,快进家来坐坐。”
看到袁博来了,文忠媳妇忙停下手里的活儿,拿出凳子招呼大家围着火炉坐下。
“这阵子身体好些没?”
“药吃得怎么样了?药快没了我再给您送。”
……
面对一连串“长枪短炮”般的问候,坐在旁边的文忠眼里难掩感动之情。今年55岁的文忠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挺直腰板站起来。20多年来,文忠一直以为自己得了脑瘫。直到2018年,袁博请来了省里的专家为他免费看病,才诊断出他患的是帕金森综合症。
如今,文忠不仅站起来了,逢上乡里的赶集日,他还会走着去凑凑热闹。十里八乡的乡亲见了,都直夸袁博是个好干部。
历经两个春秋,袁博悄然间从一个“外乡人”成为了村民心眼里的“守护人”。
2018年3月,袁博作为贵州省人民医院选派的驻村干部,来到了深处乌蒙山腹地的彝族聚居村——威宁县雄鹰村。
雄鹰村,平均海拔2000多米,气候高寒,土地贫瘠,少数民族人口占86.3%。过去村里有句顺口溜,“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虽然和老家贵阳不过相隔300多公里,初到村里,袁博感觉自己像是“往回穿越了30年”。
如何才能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袁博发起愁来。
更让她发愁的是,村民、村干部都不待见自己。
“驻村干部能顶啥用。”
“究竟是城里来的,不是自个儿村的,待几天也就走了。”
……
当时正值花椒种植的季节,为让大家尽快接受她这个“外人”,袁博裹上羽绒服,硬着头皮上山了。
3月份的雄鹰村,寒风凛冽,山顶的大风呼呼刮得袁博直掉眼泪。种了三四天花椒后,与村干部聚在田埂上开会,袁博第一次感到“大家伙儿开始接纳自己了”。
村子穷与班子弱常是一对“孪生兄弟”。为建强村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袁博挨个找村干部谈话,解开思想上的疙瘩、疏通工作上的堵点;同时带领制定完善并实施《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等20余个制度、方案,推动村党支部过好组织生活等。从搭好班子到建好机制,袁博紧紧将大家伙儿的劲儿攒到一起。
一段时间后,通过跑遍家家户户,踏尽每个山头,袁博发现,雄鹰村的一些劣势恰恰是优势,高海拔温差大正适合种植喜凉作物,地广人稀适合放养牛羊,闭塞落后但村子里的彝族语言、歌曲、剪纸等文化仍保存完好……
怎样把资源送出去,把财富请进来?
要致富,先修路。袁博开始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大力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组组通”道路建设30余公里,串户路、院坝硬化600户全覆盖,同时改造危房,修建厕所、水窖,铺建产业用水管道网,推进村小学和村卫生室软硬件设施建设,确保乡亲们“水电路房医教”得到全面保障。
放眼望去,云雾里的雄鹰村绿意盎然。村子要发展,还得围绕这巍巍青山和广袤土地,袁博打定了主意:发展产业,向绿色生态要效益。袁博前后撰写了几十个申请书,协调了帮扶资金700多万元,邀请农业、牧业、林业、旅游业等领域专家到村里考察……一天十几个小时连轴转。2019年,雄鹰扶贫有限公司成立,真正形成“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特色高效农牧业,贫困群众可从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股东分成3个层面收益。2019年,辐射带动贫困户112户611人增收。
“以前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自家地出的粮食只够糊口。如今,把地划给合作社,不用操心了。”今年62岁的王启英,是雄鹰村的村民,瞅着洗萝卜的空当,和我们拉起了家常。
“还是现在日子好过,我在这洗萝卜一天能挣80块,每个月还能给娃娃点零花钱。”
“路也滑溜了,村里整洁干净。我们大家伙儿都觉得袁书记好得没话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