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位于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边界,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是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全县土地沙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一年365天,有240天刮风,漫天风沙只需1个小时就可抵达沈阳,严重威胁辽宁中部城市群乃至京津冀的生态安全。
阜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彰武县委书记 刘江义
为了有效改善现状,1951年以来,国家和省在彰武县先后成立第一个固沙造林试验站和第一个苗圃,开启了新中国科学治沙的篇章。
秉承“要生存、先治沙”的理念,彰武县以“固科尔沁风沙,兴县域经济,富一方百姓,建生态屏障”为目标,70多年来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打破了沙进人退的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彰武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创新实施了“4+2+2”综合治理模式,即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四项治理”;以肥改沙、以调减沙“两项改良”;以养退沙、依法治沙“两项保护”。域内沙化土地面积从524万亩下降到199.6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平均风速由50年代的每秒3.4米下降到1.9米,有效阻挡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脚步。
刘江义(右三)在阿尔乡镇调研治沙造林和农田林网建设工作
治沙、固沙、防沙,彰武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振兴的新路径。
实施“以树挡沙”工程。彰武县将植树作为治沙、挡沙、阻沙的最有力举措,大力实施三北造林、百万亩国土绿化等工程,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乔灌相结、针阔相融的原则,大力开展“以树挡沙”造林绿化行动,全面建设防风带、阻沙带、固土带三条林带,培育了樟子松这一闻名治沙树种,并选育了彰武松,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绿化树种。10年来,累计实施造林43.1万亩,打造了阻挡科尔沁沙地南侵的坚实“骨架”,6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得到固定,把辽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向北推移了13公里。
实施“以草固沙”工程。为高质量治理域内沙源,在实施“以树挡沙”的基础上,针对北部七个乡镇土地沙化、地下水缺失严重的现状,彰武县决定用草来固定住沙源,启动实施百万亩草原生态恢复工程。目前,已形成54万亩乔灌木相结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相叠加的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治理风蚀点79处、牧草补播8.16万亩,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植被草层高度已由治理前的5-7厘米提高到30-40厘米,“生态草原、美丽彰武”的生态格局已经初显。
彰武县大德镇万亩人工干预恢复示范区
实施“以水含沙”工程。为从源头遏制河道及裸露土地沙源,彰武县秉持“留住水、含住沙、改湿地、护生态”的理念,实施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和“稻田湿地”工程,将旱田改造为“稻田湿地”。项目规划建设稻田湿地6万亩,打造柳河百里湿地长廊,将黄沙地变成青草地。目前,已完成1.8万亩稻田湿地工程,实现了夏秋季水面覆盖、春冬季留茬固沙,有效改变了区域性气候,改善了耕地沙化问题,扩充了湿地面积,初显了“塞北江南、鱼米之乡”的生态效应。
彰武县满堂红镇闹得海水库
实施“以光锁沙”工程。治沙兴业、绿富同行。彰武县积极探索“光伏治沙”创新模式,利用沙化土地建设光伏复合电站,通过沙地铺光伏、沙面植草地、沙下种作物,探索立体化生态产业新路径。目前,1480亩光伏治沙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光伏土地种植的大豆、黑豆、高梁等农作物产量远超往年。编制完成了“辽宁彰武光伏+治沙生态产业大型基地”项目实施方案,预计治理沙化土地15万亩以上,年节省标煤超225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超600万吨,第一期50万千瓦治沙光伏项目预计2023年并网,为构建辽宁光伏治沙大型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实施“两项改良”。彰武县坚持科技引领,从根本上改善土壤质量,统筹实施“以肥改沙”“以调减沙”两项改良。“以肥改沙”就是改变耕地沙化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问题,与高等院校联系,探索推广土地免耕、客土改良、秸秆还田等技术,让沙土变成沃土。目前,已建立“以肥改沙”试验观测区2000亩,实施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56万亩。“以调减沙”,重点解决种植花生为主导致土地沙化和地力下降严重的问题,积极推广大豆、玉米、花生间作、合理轮作技术,2018年以来,累计调减花生种植面积25万亩,实现提升粮食质量和沙化治理的有机融合,保证了粮食安全。
严格落实“两项保护”。彰武县为巩固治沙成果,坚持依靠制度和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以养退沙”“依法治沙”两项保护。“以养退沙”就是坚持生态建设造护并举、管用并重原则,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的林草资源管护制度体系,实现种出的林木和草原有人管、有人护、有人养,以高标准养护开启沙退绿进的彰武模式。“依法治沙”就是建立严格的落实生态红线、林木采伐等制度,严厉查处毁林毁草行为,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全面实施围栏封育,最大限度降低了林地草地逆转,保证了林地草地保有量。
(作者为辽宁省彰武县委书记 刘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