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杨家湾乡杨家湾村 在困境中孕育希望的“沙棘”
2024-11-06 15:55:00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10年前,我可是个暴脾气,愣是这近10年的基层工作把我的棱角都磨平了。”10月29日,一见到蹲点的记者,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杨家湾乡杨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刚便打开了话匣子。9年来,这位80后村干部一直以“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目标,啃下了杨家湾村无数棘手的“硬骨头”,而这不仅磨平了他的暴脾气,让他收获了承德市“金牌调解员”、河北省“金牌调解员”、“全国模范调解员”等多项荣誉,也让杨家湾村获得了县级法治文明村、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化解矛盾有秘籍

  在杨家湾村村委会的一角,记者看到一个文件柜,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了十多个文件夹。“这些都是我近十年的工作总结,尤其是这三大本调解档案,里面涉及村里的500多个纠纷,涉及资金138万余元,调解成功率99%……” 张国刚边说边打开文件柜,拿出一本本夹着档案的文件夹介绍道。翻开调解档案,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详细记录着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调解过程和经验总结。记者不禁惊讶于眼前这位皮肤黝黑、高高大大的北方汉子,有着如此细腻的心思。

  “这几年,我们村从上访不断到零上访,我认为自己就干对了一件事儿,没有私心。基层事务繁琐复杂,村民需求琐碎多样,很多时候,不仅需要在业务上去处理问题,还需要在情感上赢得村民的信任,获得他们的认同。”提及调解秘籍,张国刚说得头头是道,对于如何化解矛盾,他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

  2015年,张国刚担任杨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办得最满意的一件事儿就是为罗廷柱40年的民事赔偿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年69岁的杨家湾村二组村民罗廷柱于1976年修建公路时,不慎把左眼弄伤导致失明,这属于因公致残,但因为那个时代,赔偿很少。在打了15年光棍后,36岁的罗廷柱终于组建了家庭。为了解决一家人的生计,他想多争取些补偿款,但因是陈年旧账,很难谈补偿。张国刚得知后,便多次找县里和市里相关部门沟通,帮其寻求解决办法,最终为他获得了6.9万元的救助金。而后,村里又帮罗廷柱办理了低保,安排了公益岗,至此,罗廷柱一家人紧巴巴的日子慢慢舒展开来。

  “村民的矛盾,许多都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张国刚对记者说,“在一个个矛盾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之间的利益纠葛。就拿我们村10、11、12组那条排水沟来说,因10组村民盖房子,占用了排水沟,导致一到雨季,水就会流到9组的地里,30多年来,小组之间矛盾不断,频繁打架,派出所也因此多次出警,村民们都十分头疼。”

  上任不久的张国刚决心彻底解决这一陈年积案。经过多次走访,他认为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排水沟。但是两侧都是村民的承包地,而村民又不同意在自家地里修建排水沟,这让张国刚犯了难。找不到办法的他,便去乡里咨询司法所,向其他村的党支部书记虚心请教,终于想出了解决方案。他决定通过租地,与修建水沟占地的农户进行置换。可这个方案听上去很美好,实施起来却屡屡受挫,村里租谁的地?商量了好几家,都没人愿意。张国刚为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到老组长、老党员、村民代表商议。有位老党员看他是真心想解决问题,最终同意把自家的地租给村里使用,至此,困扰了村组30多年的矛盾纠纷终于得以解决,新建的排水渠也被百姓誉为是党群情深的“连心渠”,张国刚也因此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逐渐打开了工作局面。

  “鸡毛蒜皮”靠管理

  深秋时节的杨家湾村,虽已看不到郁郁葱葱的绿植,但是沿路的围墙上、道路的拐角处,随处都可见精美的手绘墙。白墙灰瓦间,福娃、跳跳虎等可爱的卡通形象,尽显活泼灵动。

  “别看现在美,以前可真不行。房前屋后尽是猪圈,路也是土路,接送孩子都不方便。近几年的变化真是多亏了张书记。”说到村里的变化,村民姜秀全啧啧称赞。2022年,杨家湾村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为了尽快“啃”下人居环境改造这块“硬骨头”,张国刚也使出了“硬招数”。他带领大家从党员干部入手,通过村干部带头治理,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划分责任区域、责任落实到人等机制,仅用了6个月时间,就拆除老旧房屋残垣断壁17处,清理各类垃圾3万多立方米,粉刷文化墙400余平方米,还陆陆续续栽种了6900多棵绿化苗木。

  “基层很多工作说起来都是些‘铲子碰锅边’的小事,但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离老百姓最近,如果办得不好,会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说到这里,张国刚又想起2022年,他处理的一件“小事”。杨家湾村9组有一户人家,门口的道路十分狭窄,车辆过去经常会被树杈剐蹭,到了雨季,更是无法通行。这一问题困扰了9组村民很多年,也是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之一。张国刚便多次上门与这位村民沟通,想让他拆掉家里挡水的院墙,以便扩宽道路。村民一听,可不乐意了。这条路行不通,张国刚便绕了弯地找到村民的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事怕颠倒理怕翻,如果你家车老被蹭,会不会上火?”经过多次协商,村民儿子也看出了张书记有种“不解决事,绝不放弃”的倔劲儿,最终同意将院墙往后挪了一米,拓宽了道路,方便了大家的出行。

  “基层治理是一项群众性、互动性极强的工作,离不开群策群力、多方参与。”张国刚指着手绘墙对记者说:“就拿这墙来说吧,也是大家伙儿齐心协力的作品呀!记得那天,我们村‘两委’委员姜雪在墙面上先画好了形,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齐上阵,跟在后面涂颜色,合作完成了这一幅幅充满创意的手绘。”

  种植沙棘变“金山”

  基层治理涉及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找准靶点,才有持续发力的目标。那么,杨家湾村的靶点是什么呢?记者抛出这一问题,很快就被张国刚接住了,“我认为是产业发展,唯有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才能增强基层治理的底气。”

  张国刚说,在当村书记之前,他的生意做得还不错。可自从当上了村里的当家人,他便把自己的生意交给了两位哥哥,“顾不上了,村里的事儿实在太多。但自己的生意可以搁置,村里如何发展却得上心,毕竟手里没把米,唤鸡都不好使啊。”张国刚最终将杨家湾村的靶点聚焦到了沙棘种植。

  沙棘是一种生长在无污染环境中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还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近年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记者随着张国刚经过一路“蹦迪式”的乘车颠簸,走进了8组山沟沟里的沙棘园区。此时,沙棘果早已采摘完毕,只剩下一排排沙棘树迎风摇曳。2020年开始,村里依托杨家湾村合作社,争取到县级支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利用荒坡造田工程,整理出了308亩土地种沙棘,通过几年的精心管护,形成了现在的杨家湾沙棘园区。

  “沙棘管护比较复杂,进入盛果期需要4年时间,但由于我们管护合理,提前一年就进入了盛果期,因此2022年就有了收益,共采摘了沙棘净果12.64吨,一共收入13.6万余元,今年预估能达到20多万元。如果未来持续向好,我们还将计划在附近山坡45°以上、不易耕种的坡地全部推广栽种沙棘。”对于未来,张国刚充满了信心,“但这几年可真是累呀!再小的事儿也往往涉及很多部门,要协调无数次。可事情不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往前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向前走嘛,只要沉下心,不放弃,问题总能得到解决。”

  “我挺佩服张书记的。”负责沙棘园管护的村“两委”委员姜雪笑着告诉记者,“那些忒难办的事儿,张书记总是说‘交给我’。碰到棘手的人,他也总是说‘我来找他’。很多问题都是他冲在最前,最后还得兜底,跟着他干活,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但也不敢偷懒。你看,为了开车上来管护沙棘园,我车轮胎都爆了俩。”

  张国刚听后点点头,憨憨地笑了。张国刚这样的基层干部,不就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沙棘树吗?他们扎根乡土、默默奉献,为这片土地孕育出无尽的希望……

  本报记者 车婧

  通讯员 安明慧 王仕峰

  张国刚(左)与村民姜秀全(右)。车婧 摄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