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代表之声)
2020-12-03 10:00:00  来源:人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定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持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要运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如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者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李刚:

  做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富。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近年来,六盘水市坚持把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作为落实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依据,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目前已全面完成542.6万亩承包地确权登记,为53.96万户农户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进一步摸清了承包地家底,基本解决了土地四至不清、面积不准、权属不明等问题。

  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六盘水市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为纽带,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共有200.13万亩承包地入股经营主体,发展春茶、刺梨、猕猴桃等山地特色农业。2019年,“三变”改革共带动31.33万户农户实现增收、户均增收1318元。

  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还存在土地流转程序不够规范、流转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下一步,要坚决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以打造“三变”改革升级版为抓手,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尽快修订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办法,指导基层进一步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范管理和服务。  (本报记者汪志球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永安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贾红涛:

  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承包地“三权分置”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地放活土地经营权,进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投入产出比的最优化,激发了农村各要素活力,让经营主体具备更多造血能力,也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带来更多活力。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流转农户单方强制将土地“违约易主”的情况时有发生,土地经营主体因此蒙受较大损失,久而久之便会降低对土地精细化、系统化投入的意愿,给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对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围绕土地流转合同,完善实质性的违约制约机制。要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多渠道创新完善“放活经营权”的形式路径。比如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探索服务组织有监管、低息贷款有支持、农业保险有保障,让农民的精力省了、利润高了,也让经营主体的成本降了、风险小了。

  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人”是第一要素。对新型职业化农民和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应加大分类指导培训和典型示范的力度,强化财政扶持,提高农民“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的各类技能知识,促进各类主体融合发展、利益共享。  (本报记者郝迎灿张艺开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广河县庄窠集镇西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当前,许多地方组织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现代农业。但一些地方也存在不顾客观条件和农民意愿,搞“一刀切”等现象。只有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经营享有足够的自主性,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保护。对此,我建议:

  一是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定期定点技术培训、建立专业咨询平台,提高农户的专业水平。培养农户的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弥补其经营能力欠缺和市场敏感性差等不足。二是发展专业合作社等联合组织,提升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助力农户升级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把立足点放到农户身上,鼓励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农户,稳步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培养成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三是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走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子。通过平整土地、建设农业道路,让地处偏僻的村子和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此外,通过推动土地两权抵押,盘活农村固定资产,健全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探索完善无抵押、无担保的农户小额信贷,为农户经营生产提供金融支持,确保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王锦涛采访整理)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