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万龙
◇廖允成
◇唐利军
嘉宾
林万龙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廖允成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唐利军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刘知宜 刘诗麟
耕读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从传统走向现代,古人“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的生活方式已经逐渐淡出大众视野,而在传承中凝结出的修身立德、自强不息、崇尚劳动等精神内核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怎样理解“耕”与“读”之间的关系?我国耕读教育总体发展情况如何?如何让耕读教育更好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本期对话邀请林万龙、廖允成、唐利军三位专家进行深入探讨。
在耕读教育中,“耕”与“读”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劳动实践与理论教育的有机统一。“耕”作为劳动实践,为“读”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现实情境,“读”作为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的手段,可以为“耕”提供必要的指导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中华耕读文明的世代传承,一方面依靠以“耕”为基础的劳动实践,另一方面依靠以“读”为本源的价值文化教育。耕读教育的历史内涵是什么?怎样理解“耕”与“读”之间的关系?
林万龙: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耕读文明延绵至今。古语有云:“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耕”指从事农业生产劳作,满足生存的物质需求;“读”指读书明理,滋养文化精神。我们可以将传统意义上的耕读教育理解为耕读传家与修身立德的方式之一。
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先贤对于“耕”与“读”之间的关系曾有过不同看法。一种是强调“耕”与“读”的区别,比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将“耕”视为劳力,将“读”视为劳心,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进行区分;另一种是倡导耕读并重,比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批评有识之士只读书而脱离农耕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将“耕”与“读”都视为不可或缺的素养。随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逐步演化为“耕读并重”的教育理念,成为一种实践与理论并行并重、“耕”与“读”相促相融的教育模式。
廖允成:耕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耕读传家”,就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耕读教育模式。
在耕读教育中,“耕”与“读”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劳动实践与理论教育的有机统一。“耕”作为劳动实践,为“读”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现实情境,使“读”的体验和理解更深刻。同时,“读”作为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的手段,可以为“耕”提供必要的指导,将二者合在一起,旨在形成知行合一的教育观念。
唐利军:耕读教育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男耕女织”的传统劳作画面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耕作实践的社会价值、生产价值和教育价值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耕读教育的理念正是这一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将“耕”的理念融入现代教育,同时用“读”的本源来厚植知农爱农的情怀,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乡村、走进农民生活、领会乡村文化,成长为兼具劳动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
主持人:有人说,在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强调加强耕读教育“过时”了,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当前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耕读教育?
林万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耕读教育是耕读传家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新强调耕读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耕读文化作为乡土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中国探索不同于西方发展道路与模式的重要思想资源。其二,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是对涉农高校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独特优势的充分肯定,彰显了“耕”“读”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价值,也为涉农高校探索高等农业教育的“中国模式”指明了方向。其三,新时代加强耕读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耕读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是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的具体表现。通过耕读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强农兴农的本领和学农为农的行动,对于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廖允成:尽管耕读教育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革,但其内涵与价值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当前学校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能力,容易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耕读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其次,耕读教育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经过这样的教育培养,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进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后,耕读教育是学生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为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夯实基础。以山西农业大学开展的耕读教育为例,老师们以二十四节气为“经”,以植物文化解读为“纬”,依托校园的植物资源,开设了花语树韵系列微课,在展现校园物华之美、诗意之美中,引导学生体悟蕴含在四季时令中的耕读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他们的学农爱农热情。
唐利军:中国人在自古以来长期的农业劳作中,形成了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步入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倡导耕读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勤四体、食五谷,明白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含义。同时,耕读传家的理念对强化学生孝敬父母、友亲睦邻、勤俭持家,以及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形成优良的家风有着积极意义。耕读教育依附于土地、自然时序和本地文化,能够推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宣传,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桑梓情怀。
耕读教育不仅是亦耕亦读的教育方式,也是培养情怀使命、价值追求和开展生命与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不能将耕读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劳动教育,而忽略了耕读教育的特殊性
主持人:当前我国耕读教育总体发展情况如何?
林万龙:当前,涉农高校围绕耕读教育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实践,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对全国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实施情况的调研显示,涉农高校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耕读教育实施体系,超过60%的涉农高校在学校层面制定了专门的耕读教育实施方案,超过85%的涉农高校将耕读教育明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将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作为推进耕读教育的重要抓手。
从耕读实践场所来看,涉农高校依托农科教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社会资源建设的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已经有325个,形成了系列化、品牌化的耕读教育实践活动。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多所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专项教师培训,出台激励政策,邀请校外教师参与耕读教育,指导学生开展耕读教育实践活动。此外,耕读教育保障机制也在完善当中,涉农高校已初步建立耕读教育组织、经费、质量保障机制,明确了耕读教育的主要负责部门,设置了耕读教育年度专项经费,将耕读教育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廖允成:当前我国耕读教育总体发展情况积极向好,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综合类院校和涉农高校开始开展耕读教育实践活动。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农田劳动、农村社区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农耕文化的认知。一些学校已经将耕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农耕文化课程或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开始加强耕读教育相关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校内外营造了良好氛围。
但耕读教育进一步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资源投入不均衡、教育观念还需转变、推进和评价机制不完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耕读教育效果和质量不足等。这些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耕读教育向纵深推进。
主持人:在耕读教育实践中,一些地方出现“耕少读多”甚至“以读代耕”现象。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林万龙:耕读教育不仅是亦耕亦读的教育方式,也是培养情怀使命、价值追求和开展生命与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在耕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耕少读多”甚至“以读代耕”等耕读融合不充分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求涉农高校深入把握耕读教育的内涵,不能将耕读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劳动教育,而忽略了耕读教育的特殊性。其次,耕读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仍需加强。部分高校依托已有课程或通过增设耕读选修课的方式落实相关要求,但课程内容相对分散,现有耕读教材无法满足耕读教育开展的需求,优质教材的编写、使用和普及均面临挑战,无法真正达成系统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和育人目标。第三,耕读教育实践有待进一步深入。耕读教育实践存在“参观式”实践与“义务劳动”式实践的情况,部分高校耕读教育实践方式没有真正扎根乡村。
主持人:近年来,不少高校与中小学积极开展耕读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耕读教育教学模式。当前应如何使耕读教育更好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对中小学校、综合类院校和涉农高校以及职业院校来说,各自应如何定位?
廖允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耕读教育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
具体来看,中小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实践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将耕读教育内容纳入学校课程,让学生了解农耕历史和文化起源,组织学生参与农田劳动、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加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农耕文化,增强对乡村生活和农业产业的理解。
高校可以将耕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与耕读教育相关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渠道,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涉农高校要推动耕读教育与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将耕读教育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具备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像山西农业大学就发挥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优势,加快完善耕读教育体系,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农耕文化相结合,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相结合,项目研究、教学设计、考核评价相结合”,在推动“耕”与“读”彼此关联、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过程中,探索了一条将耕读教育融入新农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体两翼三支撑”模式。
林万龙:立足新时代,重拾耕读教育理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有效衔接,加快耕读教育更好地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对于涉农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兼顾多元与统一,进一步规范耕读教育实施。涉农高校可以围绕自身学科特点、区域优势,充分发掘区域可利用资源,推动建立高校、政府、社会多方齐抓共管、协同实施的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具有鲜明地域和学科特色的品牌化耕读实践教育项目;加强规范引领,不断完善耕读教育教学体系及资源建设;强调高质量耕读教育必修课程设置,建设一批具有鲜明耕读教育特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质示范课程;提升耕读教育教材建设力度和质量,以耕读教育系列教材立项等方式推动优质课程与教材校际共建共享;强化“全国耕读教育虚拟教研室”建设,依托数字化耕读教育资源建设,一体化推动耕读教育优质课程、教材及师资培训工作。
另一方面,要深化模式探索,拓展“大耕读”教育有效途径。依托优质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创新耕读教育实践模式;推动耕读教育与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专业教育同向同行、融合支撑;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办学优势,形成个性化的耕读教育实施方案。
唐利军:耕读教育中,职业教育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与高校相比,职业教育是当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是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里的应用型教育,与耕读教育倡导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未来可以在宏观层面找到农耕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点,让涉农专业乃至更多学科的职教生通过耕读教育的实践模式,掌握更为全面的技术技能。
在教学具体实践中,除了“走出去”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也要注重“走回去”,到田间地头开展农耕教育,让学生明白劳动耕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起到为乡村产业发展助力的作用
主持人:一些地方的耕读教育实践,通过耕读教育基地、农事劳动基地等平台,在让学生走出学校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也拉动了本地经济和文旅产业的发展,今后耕读教育与乡村产业发展还有哪些协同共进的可能性?
廖允成:耕读教育与发展乡村产业有许多协同共进的可能性。首先,可以促进乡村特色产品开发。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参与产品研发、设计包装等环节,推动乡村特色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其次,可以助力农旅融合发展。通过与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合作,举办农旅主题活动、农田观光等,让游客和学生深度参与农耕活动,体验乡村生活和文化,同时助推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
唐利军:我想结合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来谈谈。目前我们学院在已有学科食品与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正在探索建立食品专业与农业专业相结合的学科形式。之所以做这样的探索,是因为当前食物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关注的领域,涉及医学、营养学、农学、教育学等学科。在这样的视角下,将食物与农业融合起来,可以实现互相赋能,帮助乡村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
在教学具体实践中,除了“走出去”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也要注重“走回去”,到田间地头开展农耕教育,让学生明白劳动耕作的重要性,了解农产品是如何种植、生产出来的,以及不同农产品的初级样貌是怎样的。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发现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还为本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提供了助力,起到了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
主持人:乡村是孕育耕读文化的土壤。对乡村来说,应如何发掘本土农耕文化资源优势,涵养乡风文明?
廖允成:要发掘乡村的本土农耕文化资源优势,用耕读文化涵养乡风文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乡村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物品,建立农耕文化档案馆或展览馆,为人们提供了解和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机会。二是组织丰富多样的农耕文化活动,如农历节日庆祝、传统农具使用体验、农耕技艺展示等活动,让年轻一代学习和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三是将乡村的农耕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农耕文化园区或农耕文化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农耕文化景点,同时可与旅游机构合作,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人了解农耕文化。
主持人:现代农业不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在耕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耕读教育要如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在把握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农业农村的蓬勃生机?
林万龙:首先要立足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紧密结合,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涉农高校可通过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碰撞,增强涉农学生专业学习的使命感,提升学生对于农业农村发展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献身农业农村现代化伟大事业的信心与决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蓬勃生机。其次要构建新时代耕读教育体系,将耕读教育的理念融入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过程。当前形势下,现代农业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将耕读教育与农业创新发展紧密结合,是培养服务农业强国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也是整体提升涉农高校服务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关键。最后,耕读教育要对标新质生产力,建设更新、更高质量的耕读教育课程。要下大力气建设一批具有鲜明耕读教育特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质示范课程,紧盯产业前沿,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与蓬勃生机,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农爱农、学农为农。
廖允成:首先,在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的同时,耕读教育可以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创新成果,如智慧农业、无人机、物联网等,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近距离接触现代农业科技,了解其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耕读教育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与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中,提高他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认知和理解。再者,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相结合,通过智慧课堂、文化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智慧理念和价值观,同时引导他们认识到现代农业在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的社会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乡土意识。
唐利军:新时代的耕读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真正去广大农村体验和感悟,就能充分感受到现代农业农村的蓬勃生机。建议中小学校与乡村建立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去乡村学习,如观测记录天气状况、认识了解农具农艺、参加农业劳动、饲养家禽家畜等,让广大学生群体从小熟悉农耕劳作,了解具象的中国社会和国情,感知农业现代化取得的进步。
主持人:中国的耕读教育传统延绵至今,对现代教育仍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作为劳动实践的“耕”,为“读”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现实情境,同时“读”又作为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手段,为“耕”提供必要的指导。一耕一读之间,可以使学生勤四体、食五谷,成长为全面发展人才,使农耕文明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活力。感谢三位专家做客《对话》栏目,带来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