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被这里粘住了 而且粘得牢牢的(12月1日)
2020-02-14 15:0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乙平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9年12月1日

  编者按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穿境而过,奔流不息。近来,当地一位驻村干部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在朋友圈里刷屏了。家书的作者是赤水市丙安镇艾华村第一书记徐乙平。从这封家书里,我们能看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多么不容易。 

 

 

徐乙平帮贫困户穿上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

 

亲爱的爸爸妈妈:

  从小到大,我一直尊重您们的想法,唯独在这件事上,我对不住您们。那是2016年3月,我不顾您们反对,申请下村扶贫。去年驻村期满,我又擅自做了决定,申请继续驻村2年……我知道征求您们的意见,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毕竟,驻村的日子不容易,您们心疼我呀。妈妈,上次爸爸跟我说,您都多少次偷偷抹过眼泪了!

  作为独生子,我是在您们的“娇生惯养”中长大的。从小怕我累着、病着、饿着,什么事都帮我做了。即便工作以后,我还住在家里,您们每到饭点,总要问我:回不回家吃饭?

  是什么改变了我?是扶贫。驻村3年多,对我来说,是一次几近脱胎换骨的变化。

  首先是生活条件不再精致了。我从小怕黑怕冷清。可到村那会,我一个人住在村部。每到晚上,周边黑乎乎的,陪伴我的只有山里的风和一盏昏黄的灯,心里特别害怕,整晚整晚失眠,连出门去趟厕所都不敢去。

  比失眠更痛苦的是工作。您们二老是知道的,我的性格从小内向,不善言辞。完全不懂怎样与村民交流的我,一开始就陷入了工作不顺利的“泥沼”中。

  怕什么来什么,这两年村里的工作都是啃的“硬骨头”。三十年一遇的土地确权换证、十年一遇的农业普查,还有村“两委”换届、丙安撤乡设镇、退出贫困序列第三方评估验收……有很多次我感觉自己熬不过去了。真没想到,人被逼到绝境的时候,潜能是那么的大。

  我一次次挺了过来。现在回头看,见过许多“大场面”之后,一开始的生活条件差、不擅长交流……用我喜欢的一句话来说:“那都不是事儿”!

  我一次次地选择突破自己,收获成长。

 

 

徐乙平(右一)为贫困家庭儿童送学习用品

 

  艾华村是典型的高山村,605户1845人分散在45.5平方公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山头上。别说干工作了,光走上一遍都不容易。到村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用脚板换民情,走遍村里每一寸土地,了解每户村民的具体情况。记得2017年6月,我们去走访贫困户王大云,途中遇上大雨,当我们狼狈不堪地敲开他家门后,对方热情地递上毛巾、送上热茶,还说:这么大的雨,我们农家人都不敢出门,你们还上门来,真的太感动了!

  后来,我对接国土部门,申请了一个土地整治项目,提高我们村的土地利用效能。为了说服乡亲们支持这个项目,我继续走、走、走,用脚板换“支持票”。为了节省走访时间,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时间长了,大家都喊我“自行车书记”。遇上不好走的地段,我扛上自行车翻山越岭。遇到下雨下雪天,山路湿滑,车骑不了,我就和其他干部互相搀扶着前行。

  爸爸妈妈,您们要问了:“又是骑车又是走路的,下村为何不开车?”这里也跟二老报告一下。在我到村前,村干部走访要么骑摩托要么步行。我如果开车,乡亲们会怎么看我?所以,每次入户,我都把车子停在村部,能不开尽量不开。另外,下村时,我会把车钥匙交给其他值班村干部,谁有急事谁用。虽然车的保养费、油费比过去多了很多,但这钱花得值。村民关家福有一次突发重病,他家人给我打来求救电话,我随即驾车赶到他家,把他送到医院,挽救了他的生命。

 

 

徐乙平为贫困户读报讲政策

 

  我变了,变黑了,变瘦了,变得什么活都能干了。乡亲们也变了,变得对我就像家人一样,鼓励我,支持我,帮助我,见到我老远就打招呼。有一天,村干部王仕华说了一句话,让我感动了好久。他说,“徐书记为我们村这样拼,我们没有理由不跟着拼。”

  有了乡亲们的鼓励,有了同事们的支持,我开始思考:我们这山多地少、坡陡路差,能拿得出手的资源并不多。如何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成功“突围”呢?

  第一个两年任期,我多方筹集资金500余万元,以“一根竹”“一棵草”“一条鱼”为特色,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动员村民流转土地入股,搞起了竹子、石斛、生态流水鱼种养殖。土地有分红,村民还可以就近到合作社打工,每天拿到100元左右的“工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两年下来,村里还新修了80多公里道路,4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了“组组通”。

 

 

徐乙平了解养殖户情况

 

  2017年,赤水市在全国首批脱贫摘帽。2018年4月,我驻村期满,组织上通知我可以收拾行李回家了。但我的一颗心却被这里粘住了,粘得牢牢的。我主动向原单位赤水市委宣传部领导申请,继续驻村两年。因为,虽然贫困的帽子摘了,但脱贫不能脱钩、脱贫不能松劲。我舍不得这里的乡亲们,更舍不得为村里打下的产业基础:石斛种下去了,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跟进,新技术普及和田间监管还要花大力气;村里的硬化路光组组通还不够,还要继续延伸;一些因病致贫的农户出路问题没得到解决……这些都是我心里牵挂的大事。

  今年,我干起了“农村经纪人”,把工作重点转向帮助村民寻找产业路子和争取项目资金上。石斛产业是我们村的第一大产业,目前,我们发展了一个千亩石斛基地,将依托“丙安红”品牌,探索开发农旅一体化观光项目。“丙安红”已开发系列产品11类,与12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带动25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受益群众1520户。

  我在这里干得很开心,只是心里始终牵挂您二老。作为独生子,您们都60多岁了,妈妈有高血压,爸爸前年做过手术,因为工作忙,我却很少回家,照顾不到你们。还有,下村走访,手机在山里信号不好,很多次联系不上,让您二老担心了。

  我想,只有做好工作,才会不辜负您们。我会带着您们的爱,和这里的乡亲们“面对面”“手拉手”,以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乙平

2019年12月1日

 

  来源:乡村干部报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