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日
2017年9月9日,我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芦花镇热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自到任后,我与全村一起抓生产、搞建设、创文化,为藏族同胞干实事。虽然时间不长,我却在驻村工作中与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吕怡达(左二)经常与村民拉家常、讲故事,一年多的时间,与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蹭饭”拉近距离
产业规划带来销量
热拉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在物质贫困的背后,是精神动力的不足。经过一个月的摸底调查,我发现部分村干部存在着工作懒散、不守纪律的情况,集中表现为开会迟到、工作推诿等。如果不能团结这些村干部,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全村致富奔康恐怕存在较大的困难。
在充分征求意见后,我开展了第一项工作——“蹭饭”。去村书记、村长及几个组长家,拉家常、讲故事,增进友谊,我诚恳地向几位村干部表达了希望改进村委会工作风气的愿望。出乎意料的是,我的想法获得了全村大部分干部的支持,在支委会上,党支部工作制度顺利通过。
2018年3月3日,我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大会,重点讨论全村的产业规划问题,希望党员能够在奔康致富中起到先行先试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藏香猪、牦牛、凤尾鸡等本地特色产业。我动员同事、亲戚、朋友、帮扶单位,想方设法销售村内农产品。村里的牛肥了,我就联系帮扶单位帮忙销售;蔬菜熟了,就到县中推销;猪出栏了,就去附近的工地食堂推销。在派出单位、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热拉村的农产品销量喜人。
在发展成果面前,越来越多的人动心了,有的开始自筹资金建设养鸡场,有的开始翻耕荒地种植娃娃菜,有的开始购买猪苗养殖藏香猪,相较去年,2019年春天的热拉村显得生机盎然。
“六和”解矛盾强生产
以前,村内家庭内部、邻里、村组之间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闹矛盾,不仅消耗了村组干部大量的工作精力,而且严重耽误生产生活和项目实施进度。为此,我总结凝炼形成了“六和”文化。
倡导“夫妻和”,促进家庭团结。仁青家过去因经济困难,夫妻矛盾较大,村组干部传授夫妻和谐共处经验,现在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巩固“婆媳和”,营造稳定环境。公足生家老人因病长期难以自理,媳妇不愿尽孝,村内组织教育引导。宣传“家庭和”,打造四星家庭。69岁的小三郎恩波长期生病,妻子在家将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被评为“四星文明家庭”,起到了示范作用。协调“邻里和”,形成和谐村风。俄尔坝组内经常因为牲畜破坏农田、柴火堆放占地等小事产生邻里矛盾,村内组织专项谈心谈话,把问题放在桌面上,把矛盾在调解室内解决。鼓励“村组和”,开展良性竞争。2018年,村内召开组长联席会议20余次,强化专项政策宣贯和项目解答40余次,组织村组公共卫生评比10余次,开展联合共建2次,完成结对共建、加深感情、共同致富。做到“干群和”,强化鱼水之情。驻村干部把党中央的声音原汁原味传递到基层,动员一切力量为贫困户找办法、找出路,用实实在在的扶贫措施、用“真扶贫、扶真贫”的一颗真心培育了村民的感恩意识。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综合处主任科员,挂职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芦花镇热拉村驻村第一书记 吕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