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们村也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总投资达5162.29万元的彝绣新村改造升级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10月份可全面完工。
阿侯热曲(中)和绣娘们在一起
我们村地处大凉山腹地,曾是个深度贫困村。当年因为凑不出学费,我初中毕业就辍学出门打工了。2017年,我瞒着妻子,偷偷买了一张站票,站了2天1夜的火车,赶回村里参选,被高票选为村委会主任,后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作为村产业的带头人,我领着乡亲们打赢脱贫攻坚仗,又走上了乡村振兴路。
振兴道路千万条,最适合呷古的还是民俗“第一条”。村里人多地少,可彝族妇女人人会刺绣,发展彝绣产业优势得天独厚。我牵头组建了一家彝绣专业合作社,制作以彝绣为主的非遗产品,产业越做越大,呷古成了成昆线上的“彝绣第一村”。我又把目光投向普雄镇的所有脱贫户,组织彝绣培训班,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彝族妇女足不出户挣钱。如今,合作社拥有3位州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千余名绣娘每人每月增收1000至5000元不等。未来,我们打算用3至5年时间,把合作社规模扩至2000人以上,发展彝绣100余种,产品辐射全国。
我们不光想带着大家飞针引线,在绣布上“飞翔”,还要把美丽的致富花朵、乡村振兴画卷“绣”在大地上。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去年底启动了彝绣新村改造升级项目,对新村内的基础设施、景观环境、旅游服务、非遗保护等进行整体提升及改造。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如何拿出一份优异的成绩单迎盛会?我们自我加压鼓劲,又立了一个新目标:依托新村改造,探索彝族特色民俗游,让曾经“门庭冷落”的呷古村变得既好看又好玩。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创造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呷古模式”,持续赋能村民,联农带农共同致富。
本报通讯员 阿忠阿呷
本报记者 聂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