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唐明:用村里人办村里事
2019-02-22 09:4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唐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安徽宿州市地处皖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档立卡之初,全市共有贫困人口61.27万,建档立卡贫困村359个。近年来,我市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持续把最精干的本土力量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坚持“用村里人办村里事”, 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为切实打通脱贫攻坚“神经末梢”,实现扶贫力量本土化、工作开展长效化,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狠抓带头人队伍。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结合村“两委”换届,市、县、乡三级党委联动联审,下大力气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特别是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重点对换届中拟连任的村党组织书记人选划出“五条硬杠”,将脱贫攻坚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作为能否连任的重要依据,旗帜鲜明地提出“五不选”要求,即年龄超过57周岁的,一般不再提名;扶贫工作成效不好的,不再提名;连任四届以上或任职20年以上、工作在本乡镇排名三星级以下的,不再提名;集体经济为零的,不再提名;村级信访多、问题多、矛盾多、群众意见大的,不再提名。经过严格资格审核,换届中全市有119名村党组织书记被取消连任资格,真正让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有效保证了村党组织带头人有决心投身脱贫攻坚、有能力抓好脱贫攻坚。二是配强村“两委”班子。市委按照“严格标准、拓宽渠道、创新方式、选优配强”的思路,实施“本土优秀人才回引工程”,指导县乡通过公安、民政、教育、人社、团委、妇联等“六个渠道”,摸排返乡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巾帼”能人、村医村教、本地致富带富能手等“六类人群”,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账,逐人考察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了解回村任职、投身脱贫攻坚的意愿和致富带富能力,拓宽选人用人大视野,实现村级干部来源广、数量足、质量优。换届后全市村“两委”平均年龄46.3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83.6%,本地致富能手、复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占81.7%,村干部队伍实现了人员结构大优化、脱贫能力大提升。三是用好自然村扶贫小组长。宿州地处皖北平原,村级规模大、人口多、任务重,村“两委”干部相对偏少,工作力量捉襟见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脱贫攻坚的有序推进。为破解这一难题,市委专门出台《关于做好自然村扶贫小组长配备管理工作的意见》,在全市9337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自然村各选配1名扶贫小组长,聘期3年,聘期内享受工作补助和绩效补助,并实行差异化动态考评,对年度考评“基本称职”的,取消当年绩效补助;年度考评“不称职”的,解除聘用合同,并及时做好人员调整,目前已有336名扶贫小组长因履职不力被解聘。通过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及自然村扶贫小组长,强化正向激励与反向惩戒,有效激发了村级本土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与动力,让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成长成才。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