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产业接地气致富有底气
2019-04-29 15:33: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肖力伟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走进陕西延安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山上,苹果树披绿吐红;川道,小西瓜交错垂挂;沟道,小牛犊安详反刍。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给二八甲村的村民带来富裕和安康、希望与梦想。

  川道大棚,突出一个“快”

  2016年,二八甲村在梳理时,识别出一批贫困户。如何让这些贫困户尽快脱贫,走南闯北20载的村党支部书记贺风明想到的法子是利用村里地势平坦开阔的川道建大棚,种植瓜果菜,而且这种产业向来属“短、平、快”。正好赶上县里、镇里有产业扶贫项目资金,2017年5月,投入1893万元兴建了46个温室大棚,当年11月全部建成。村里14户喜进大棚,其中,就有9户贫困户。

  贫困户刘向荣,在他那不到3亩地的大棚里,上半年种小西瓜和一些小瓜,下半年种反季节菜。指着面前垂挂着的一个小香瓜,刘向荣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去年头茬瓜上市,一斤卖到30多元;反季节菜刚好赶上今年春节,价格相当好。刘向荣说,村里有合作社,还建有一个微信群,生产经营上遇到问题,在群里一说,就有人来帮忙,非常方便。2018年,刘向荣收入14万元,扣除成本,纯收入七八万元,只一年,就彻底跟贫困说再见了。

  沟道养牛,彰显一个“稳”

  新合并过来的马家沟村是一个沟道村,与二八甲村的川道相比,地势要狭窄许多,不能建大棚。沟道生长着丰茂的草,却适合搞养殖。前些年,村里养殖猪、羊,但猪价过山车似的极不稳定,羊价倒是坚挺,可惜羊的生长周期太长,收入一直不高。

  2013年,当时的延川县统战部部长、现在的延川县副县长吴慧婷包村来到马家沟村。她经过调研考察后,提出要发展养牛产业。2014年,她协调80多万元资金,建起2座有顶棚、能容纳200头牛的牛舍。村里因此成立勤丰养牛合作社,采取集体管理、收入归个人的运作方式,吸引了22户村民参与进来,其中17户是贫困户。

  65岁的村民马树旺,一家5口人,2010年前靠种四五亩苞谷和打小工,年收入勉强达万元。2014年,在村民对养牛纷纷观望犹豫时,他作为党员带头通过小额信贷买了两头母牛繁殖牛犊。一年一年地卖牛犊,又买进母牛加快繁育,到今年已保有12头牛了。他告诉记者,今年他有5头牛犊要出售,纯利润3万元以上,7头母牛明年又可产牛犊7头,收入肯定比今年还要多。

  二八甲村第一书记杨世林告诉记者,养牛虽然比不上种大棚来钱快,但稳中有升,村民也容易接受。

  山上种果,承载一个“梦”

  2011年,贺风明将3个子女全部培养成研究生,心无旁骛地回到村里。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最想干的事是把山上的果树发展起来。在他看来,守着这么一个苹果优生区受穷,太可惜了!贺风明说,整地挖坑的资金由县里解决,果苗由果业局免费提供,如此好事哪里去找?

  可村民不这么看,苹果树栽下至少五六年后才能挂果,这几年难道喝西北风?这次又是四五名党员先带头,贺风明要了50亩果地,党员姬世文也要了50多亩。没挂果前,姬世文在果地里套种西瓜和土豆。包村干部吴慧婷协调资金在村里上了粉条加工设备,姬世文将土豆免费加工成粉条出售。一年下来,西瓜收入2万多元,粉条卖了1万多元。这下子,那些没要果地的村民开始后悔了。

  记者来到离村子较近的一片果地,村民姬世录正在给苹果树打药。他承包了20亩果地,果树长势很好。老汉一脸的灿烂,今年地里的果树就要挂果了,几万元收入是不成问题,等明后年进入盛果期,一年收入10多万元都不是“梦”。

  贺风明说,这1160多亩山地苹果,承载着二八甲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不久就会实现。对此,他和他的村民坚信不移。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