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干部报“决战决胜·乡村行” 记者感言(4)|采访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2020-12-30 15:4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华贤东 周静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本报记者周静文(右三)、华贤东(右四)在南疆乡村采访。

  去新疆采访,很期待,也很忐忑。

  期待来自于对那片土地的向往,忐忑是因为能否画好基层干部群像?

  新疆地广人稀,对采访造成不便的,主要是村庄和村庄之间隔着很远的距离,从一个采访点到另一个采访点,单程就要几个小时,漠漠风沙与冰雪高山一路陪伴我们。在克州阿克陶县的帕米尔山区,定居村落海拔常常超过3000米,我们在那里遇到不少苦干能干的乡村干部,他们带我们走进新建的民宿、商店,走进一个又一个农户家庭,用当地语言同老乡亲切地攀谈,宛若一家人,老乡们也纷纷拿出食物给干部们吃。此情此景,折射出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与各族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

  布伦口乡乡长是一位内地招来的女大学生,办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她领我们去看路上新种的绿化树,虽然长了一年了,依然像个小萝卜头。“树尤如此,何况人呢?”这位乡长动情地说,“戍边补贴”是当地推行的战贫举措之一,戍边的各族群众常年生活在5000米以上的哨卡,在冰天雪地中用双脚走出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群众中蕴藏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正是边疆地区摆脱贫穷的动力密码。后来我们了解到,她虽然还是个年轻姑娘,由于在高原生活过久,体检时发现血管和血流速度已不同于在内地,医生建议她不能要孩子,防止高原易发的流产。像这样真情付出的基层干部,我们此行遇到很多,每天都被这样的人感动着。与他们相比,我们短暂采访吃的这一点苦实在算不了什么,扶贫干部们可是每天都需要面对这样的挑战!

  多少奋斗故事,多少脱贫“传奇”,很难在一二篇报道中体现出来,难免留下些许遗憾。新疆乡村行的最大收获是,记者的眼力、脑力、笔力要靠脚力来保障,只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才能写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报道。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