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荣昌“新风小院”看乡村善治
2021-05-28 09:3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凤双 本报通讯员 王孺 徐宝珠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观胜镇银河村院坝内“小院讲堂”开讲。 唐万春 摄

  参加“党建引领乡村善治交流研讨会”的代表观摩通安村“新风小院”建设。

  通安村“三崇堂”小院俯瞰。

  5月15日,本报在重庆市荣昌区举办“党建引领乡村善治交流研讨会”,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一地有益的探索成为各地共享的财富。

  应邀参会的部分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的同志,走进荣昌区安富街道和万灵镇,实地观摩了该区以“新风小院”创建为抓手,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荣昌的实践,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解析“新风小院”创建密码,有助于各地分享互鉴。

  “新风小院” 是什么

  “新风小院”是荣昌区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由10到30户村民组成的传统院落,从而大大缩小了基层治理半径。取名“新风小院”,寓意对乡村治理的美好憧憬,让小院的管家小院选,小院的事情小院做,实现乡村治理由“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新闻现场】 “玉鼎村靠近荣昌‘网红’马拉松赛道,非常适合吃‘旅游饭’……”去年6月,万灵镇党委书记皮荣刚来到玉鼎村,与数十位村民共绘发展蓝图,一番话吊足了群众胃口。随后皮荣刚话锋一转,“但是,村里环境不干净、不漂亮,谁愿意来呢?没游客,土鸡土鸭也卖不上价……”

  浅显易懂的道理让村民们直点头,皮荣刚顺势“推销”起“新风小院”,“一个10至30户的院落即可申报‘新风小院’创建,申报成功,每年每户能有240元积分奖励,哪个小院漂亮,镇里就优先把人行便道修到哪儿、路灯安到哪儿……”这是“新风小院”创建之初,镇村党员干部宣传动员的一个镜头。

  【纵深解读】 “成渝地区乡村院落分布比较分散,将治理单元由过去的村民小组调整为10至30户传统院落,大大缩小了乡村治理半径,提高了治理精度和效能,这是因地制宜的制度设计,有利于破解以往‘干部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境。”荣昌区委书记卢红介绍,在“新风小院”创建过程中,按照“党员宣传发动、村民自愿申请、村级审核上报、镇街评估筛选、区级复核把关”的流程,采取赛马机制,每年确定100多个农村院落开展创建工作。把区级各部门涉及乡村治理的所有工作要求,整合细化成党建引领、环境治理、“三治融合”等7大类、22个具体创建指标,变“各自干”为“一单清”,通过小院示范、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覆盖到乡村最末端。

  为推动“新风小院”创建标准化,荣昌区出台了九步工作法。但细化流程并不意味着“一刀切”。镇村在充分吸纳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小院所在地传统习俗、文化底蕴、产业发展不同,差异化建设特色小院,做到“一院一主题、院院有特色”。比如,安富街道通安村的“三崇堂”小院,就以“崇文、崇礼、崇信”为建设内容,“这个小院,先后走出了数十位大学生和能人,有18位青年应征参军。小院取名‘三崇堂’,就是为了在村民中厚植家国情怀,以身边人激励身边人,以身边事鞭策身边人。”通安村党总支书记邓跃虎指着“三崇堂”院史馆中的乡贤介绍说。广顺街道高瓷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后,确定了“法治小院”建设主题,让村民在懂法守法中共享幸福生活。

  “新风小院”创建核心在内容,重点在机制创新,而不是一味地比拼场馆等硬件设施。万灵镇玉鼎村唐家小院,以“思想美、环境美、前景美”为创建主题,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片竹林下,摆放着石桌和石凳,那就是小院村民议事的场所,涉及小院的事情,大家坐在一起当面锣对面鼓地说开去。“用钱砸出来的小院并不是我们所要的。”万灵镇党委书记皮荣刚说。

  去年,荣昌区共有112个“新风小院”完成创建,其中以自治为主题的21个,以法治为主题的23个,以德治为主题的5个,以产业发展、文明村风等为主题的63个。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