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
2021-07-01 10:0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焦敏龙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4月22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大桥旁,游客在遥望附近的村子。矮寨大桥建成通车后,交通运输部门和地方政府以大桥为核心,共同探索推进“交通+旅游+扶贫”模式。据了解,矮寨大桥带来的车流、人流、资金流,让当地村民的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0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3万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赵迪/摄

  5月29日,两名小游客在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聚星社区一座荒坡改造的桃园里展示采摘的桃子。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4月29日,广西桂林资源县,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内,43岁的喻春花在自家的葡萄田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曲俊燕/摄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

  ——————————

  “以民为本,吾党所向。民族复兴,百年担当。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惠此中华,以利四方。”

  在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与大屯北路交会处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一尊刻有这32个字的小康宝鼎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

  小康宝鼎上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几个大字格外引人瞩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义无反顾地把人民写在旗帜上、融入血液中。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8年,近1亿人脱贫!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脱贫攻坚让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000多年前的中国先民曾在《诗经·大雅》中用“小康”一词表达对丰衣足食美好生活的向往。

  2000多年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

  1979年,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用“小康”形容他心目中“中国式的现代化”。

  此后,“小康”成为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

  翻开党史,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经济建设总奋斗目标,到1987年十三大设定“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经济发展战略;从1997年十五大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的展望,到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党的领导下,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关乎全国人民幸福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4个贫困村。群众的冷暖疾苦,是他最挂心的事情。

  2012年年底,习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彼时,我国尚有9899万名农村贫困人口,比全球90%以上国家的人口都多。

  2013年4月,习总书记到海南省三亚市博后村考察时明确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2016年2月初,总书记在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考察时话语铿锵:“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为此,2014年全国组织80多万人逐村逐户开展贫困识别,共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

  选中这8962万人,中国用了两项指标:一看“年人均收入是否达到2300元”;二看是否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没有保障。这些标准被概括为“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长期从事扶贫开发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小云认为,“这是中国扶贫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瞄准机制。”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新时代怎么干?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说,“农村怎么能发展好?百姓缺啥咱弄啥、百姓想啥咱干啥。脱贫是底线,致富才是目标。”

  永载史册的伟大奇迹

  针对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差异性大、致贫原因复杂的实际,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措施,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主要领导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响应组织号召进村驻守,一家一家摸情况、一户一户制订帮扶对策。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对此表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

  8年来,东部9个省、14个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全国各地拧成一股绳支援西藏和新疆,东部34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中西部573个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6万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宁夏北部素有“塞上江南”之称,但位于中南部的西海固山多川少、十年九旱,是全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从吊庄移民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从产业推广到招商引资……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特别是脱贫攻坚期间,福建以己“所能”补宁夏“所需”,两地携手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

  小特色,大产业。林珍发、林超雄是福建省第七批援宁干部,他们带着援宁工作队在西吉县建设土豆加工产业园,还背着十几公斤的产品去多地帮农户招引客商,让当地原本不值钱的土豆变成了市场前景良好的“金豆”。

  如今在宁夏,一个个“扶贫车间”拔地而起,一批批扶贫产业稳步发展,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大量青年扶贫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

  有人耐着性子上门与贫困户谈心找“穷根”,把精准扶贫的路线图落实为脱贫攻坚的施工图,成了“狗不咬”的“好亲戚”;有人倾力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帮助贫困村通水、安灯、修路、架桥、修广场、建图书室,让穷山村蝶变为美丽乡村;有人瞅准商机创新扶贫方式,通过直播带货将贫困村的土特产销往国内外。

  令人痛心的是,在这场反贫困战争中,1800多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既有县委书记、县长,也有乡镇干部、村干部,还有从四面八方赶来把他乡当故乡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等。

  黄文秀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7日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但他们的努力和牺牲并没有白费。

  今年2月25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创造奇迹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走出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故县乡五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张国田激动地说:“总书记讲到‘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就是我们能够取得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的密码。”

  有专家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就是只有这个人民的政党才能有如此强大的动员力和组织力。中国共产党有9500多万名党员,占中国社会成年人口的1/10,其中,有不到1/10的党员在政府体系里工作,又有四五百万个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动员、组织宣传、为人民服务。所以,它是一个历史上从没有过的、高效组织动员人民的执政党。

  “脱贫攻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的奉献付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助理研究员马峰表示,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把自己“掰开了”“揉碎了”,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脱贫攻坚完成了,接下来,中国乡村将往何处去?

  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曾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通向外界的道路,他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如今,路通了,下庄村已发展起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3万元。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的毛相林说:“这份荣誉让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后要更加努力回馈乡亲们。村里下一步计划安装环保处理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让村里人日子过得更好。”

  今年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党中央决定,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对此表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我国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为全面小康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