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又跑了半天啦?来屋里喝碗油茶吧!”归亚村脱贫户李金秀在自家商店门口看到我,热情地打招呼。
2020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我作为刚到广西柳州市工作不久的选调生,主动请缨加入三江县归亚村驻村工作队;2021年乡村振兴开局之年,我选择留任,接棒第一书记,继续在基层一线“炼”青春。
李文涛(左)调研木耳产业。
硕士毕业于西安交大的我,有很多到一线城市工作的机会。但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心中藏着这样的想法,“大城市繁华,人人向往;但总得有人去乡村,帮他们发展壮大。”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在西安交大老教授“西迁精神”感召下,我报考了广西定向选调生,填写了去基层服务的意愿。
三江是国家级贫困县,归亚村是这里的深度贫困村,由佩东、归亚、初沙3个自然屯组成,450多户、近2000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茶叶和外出务工,2020年初仍有33户127人未脱贫。作为工作队员,我负责协助第一书记抢抓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推进归亚村各项扶贫工作。
记得对接我们在村选调生的乡镇干部说过这样一句话:“农村工作,知易行难,绝非田园牧歌式的舒适休闲,因为我们不是看客、过客,我们身在其中,就得实打实地解决问题。”
对此我深有感触。住房保障是脱贫指标中“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必要条件。2020年5月初,距离全区打赢住房保障攻坚战还剩不足2个月,但归亚村仍有1家不愿搬。
“说什么都不搬!我和老伴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哪里都不去。我们搬走了,儿子回来会找不到我们。”村里当时的贫困户胡甫交家房屋破损,却一直让上门沟通的我们吃“闭门羹”。通过与户主亲朋好友多方联系,一个月10多次登门后,终于在6月初,我们帮助胡家搬进了乡里统建的新房,归亚村顺利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乡村一线的我们,就是穿针引线的人。
参与脱贫攻坚的时间虽不长,但让我感受到人生第一场全方位的考验:迎检前通宵达旦的工作准备,是对精力和体力的考验;检查时对各类指标数据的掌握,是对记忆力的考验;劝导执拗贫困户配合工作,是对耐心和恒心的考验;处理塌方、火灾等各种险情,是对勇气和智慧的考验;每天方方面面多线多头的工作,是对工作方法和能力的考验。
扶贫工作经历,帮我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了农村工作的窍门:发自内心地去热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脚下的土地和当地群众。而掌握这个窍门,有赖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与建档立卡户的频繁接触中,我发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都有其致贫的独特原因。要想让贫困户顺利脱贫,“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至关重要。对于“因缺少劳力致贫户”,重点是要让他在家发展产业,同时辅以民政兜底政策;对于“因缺少土地致贫户”,则要鼓励家中劳动力外出务工或支持创业;对于“因懒致贫户”,重点是要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驻村期间,我主动适应侗乡苗寨风俗,学讲苗家话、走山间路、吃农家饭,逐步拉近了和驻村群众的心理距离,增进了和他们的感情。
2021年4月,驻村已满一年的我本有机会返回市里工作,但因心中为归亚村发展构思的蓝图才刚刚展开,我不舍离去,主动接任第一书记,践行着自己“青年人应在基层广阔天地‘秀一秀’青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