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索堡镇上温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大棚种植。图为村民采摘西红柿。李振为 供图
河北省邯郸市坚持以组织振兴促乡村振兴,压实县乡村党组织书记责任,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优化干部队伍,配强乡村振兴“领头羊”。以乡村换届为契机,精准科学选配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打造功能强、结构优的“一线作战部”。一方面,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换届后,全市所有村均实现“一肩挑”,村支书队伍中50岁以下的达62.7%,大专以上学历达37.8%,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回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达88.5%。精心组织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将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实绩作为选人用人重要标尺,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干部占比40%,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占比43.4%,有乡村工作经历成员达70%以上。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乡村四支队伍“四化管理”,即乡镇党委书记星级化,每年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星级评定,获星数量多的优先表彰奖励、提拔使用;农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将村书记补贴制变为工资制,并办理“三险”,实行绩效考核评议;农村党员精准化,实行评议积分制;农村优秀青年系统化,实施“农村万名优秀青年培育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导向,着力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一是系统谋划推进。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新建党组织5010个,新建和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015个。启动实施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工程,进一步补短板、创特色。二是持续强基固本。全力推动资源向乡村下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试点,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化推动、集团化运营、多元化发展,全市培育规模经营主体9484家,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1.6万多家,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137个。
强化人才支撑,打造乡村振兴过硬“生力军”。一是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利用“项目、亲情、政策”,吸引2820名在外专家能人回乡创业,提供合作信息5000余条。二是培育本土人才兴乡。培训农村技能人才10万人次,评选100名市农村青年拔尖人才,并落实各项支持措施,引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1210名,带动土地流转9.7万亩,引进资金2亿元。三是选派优秀干部帮扶。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向全市已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驻村干部1971名,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选派科技特派员210人驻点开展科技服务,新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7家,解决各类问题31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