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了,门口蹲着的、嗑瓜子的,都别唠了,大家抓紧时间坐好。”1月30日下午两点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禅堂镇河北村召开了“新春第一会”。随着村书记张亳玲的一声吆喝,在村民解安排家门前的空地上,50多位村民代表麻溜儿地坐成排,一场“小田变大田”前解村民小组动员大会热热闹闹地举办着。
河北村“小田变大田”前解村民小组动员大会现场。
“开会前,我先宣布一件高兴事儿,算是给咱村民小组的一份新年礼物。”张亳玲握着话筒,声调拔高了一度。原本叽叽喳喳的台下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齐刷刷地望向她。“大伙儿期盼已久的渣石路改造,我们已经向县交通局申报并且成功获批,这条路今年一定完成硬化改造。大家以后到村部,就多了一条近道儿。”张亳玲话音刚落,台下一片叫好声、掌声。
这个喜人的消息,就像大年三十点燃的鞭炮,让现场气氛变得热烈起来,也为“小田变大田”动员会的召开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调。
张伟回答村民提问。
“张书记,那路修通了,能给配上路灯不?”村民解雷咧着嘴问。
“王堂、后解几个村民小组都有公共厕所了,咱小组还没呢。”村民解军又紧跟一句。
驻村第一书记杨玉良接过话筒,“老乡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小田变大田’动员会,大家别跑题,等开完动员会,有啥尽管问。”
村民解大召叼着烟袋,大声说,“杨书记,村里关于‘小田变大田’的说法,版本可多了,咱都不相信。”
杨玉良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老解,你家有7块田,分散在东西南北不同地方,犁地、播种、施肥、浇水,每次要跑7趟,你不嫌麻烦啊?”包括解大召在内,台下一阵大笑。
“咱们前解村民小组有1100亩土地,人均土地面积4亩多,地虽然不少,但是太分散。”杨玉良接着说,“这些‘巴掌田’,既不方便耕种,又租不上价,还增加种植成本。所以,村里想合并成一块田,交给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统一经营。愿意种地的老乡,田转人不离,增加经营性收入。不愿种地的,田转人离,外出务工也增加收入,两全其美。”
作为企业代表,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宿州大区经理周海庭也参加了动员会。“中化已经在巢湖庙前村打造了‘小田变大田’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我们有成功的经验。”周海庭给大伙儿说,同样是种地,别村种小麦,能卖给酒厂、面包厂,收益翻了好几倍。凭啥更挣钱?“因为咱品质不行、规模不行。” 中化在庙前村,将6524块零散地打造为1块万亩田,通过秸秆还田、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等,变低效田为优质田,统一种植优质水稻,提高土地收益。
“合并以后,我家地会不会少?”“‘肥地’会不会被换成‘瘦田’?”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争相提问。
“这个问题我来解释。”禅堂镇党委书记张伟回答道,“村里推行‘小田变大田’坚持“三不变”原则,即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原承包数和土地承包面积不变,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土地面积完全不会少。至于肥田变瘦田,通过企业的科学技术,所有田地都变成优质田,哪里还有肥瘦一说。”张伟又补充一句,“整个过程,我们采取自愿原则,绝对不会让大家利益受损,我给大家打包票。”
“张书记打包票,咱信得过。”“对,信得过!”附和声一浪接着一浪。
“按照农村的习俗,没过完正月十五,年就没结束。”张伟接着说,“本来这个会定在上午开,因为我上午临时有点事儿,就改到了下午。我在来的路上还在想,大家中午喝年酒,下午开会,会不会人不齐、不准时,或者满身酒气、满脸通红,结果一个‘红脸醉汉’都没有,这说明大家很重视这个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信赖。”
停顿了一小会,张伟喝口水,继续说,“‘小田并大田’是全镇今年的首要重点工作,镇里选择河北村作为试点,是希望河北村通过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其他12个村。我们要干在前争在先,村子能挣到钱,大伙儿能共同致富。”
“张书记,‘小田并大田’我们没啥疑问了,村里咋说咱就咋干。开始提到的路灯的事咋说?”解雷始终没忘记给路配路灯的事儿。
“好,我现在就来回答你。”张伟哈哈大笑。
晚霞晕染,前解村民小组的提问声、掌声、笑声还在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