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平凡的村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对人生美好的展望,对农村这块广袤土地的深深热爱;他,是一个不幸的青年,年仅25岁却身患肝癌,无情的病魔仿佛要撕碎他心中所有的梦想。
然而,当他遭遇不幸、万念俱灰时,党的组织伸出了坚强有力的手,一场救助身患肝癌大学生村官的行动迅速展开。爱心,汇成洪流,点燃了这个绝境中的青年新生的希望!
这个青年,就是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潭渡村大学生村官徐峰。
徐锋,男,汉族,中共党员,歙县狮石乡营川村人,1987年5月出生,2009年7月毕业黄山学院计算机专业,后考入安徽省第二批大学生村官队伍,任郑村镇原黎明村村委会主任助理;2011年12月因并村,改任郑村镇潭渡村村委会主任助理至今。
到村任职三年来,徐锋按照安徽省省委对大学生村官提出的“加强组织、服务农民、促进和谐、历炼人生”的“四句话”目标要求,脚踏实地工作。在村里,他为规范文书资料、数据统计分析、纠纷调解等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他还利用所学计算机专业优势,建起潭渡村务网站,通过网站进行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开通“村民网上说事”渠道。在他帮助下,当地农民自制土粉丝网上销售量大幅上升,2012年销土制粉丝560万斤。潭渡村华英粉丝厂长黄领华说:“徐锋是个好孩子、好干部,做事踏实、做人诚恳,农忙时节常来帮忙收山芋、做粉丝,帮助分析市场行情。”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当地百姓有口皆碑的“好孩子”、“好干部”,却不幸身患不治之症!2012年12月24日,经浙江省肿瘤医院确诊,徐锋已是“肝癌晚期,肿瘤直径8公分”。所幸的是病情还未扩散,但病情已丝毫不容忽视。浙大一院肝胆外科专家说:“肝癌很特殊,早期没有任何不适,但是进展很快,只需要3到6个月,就会发展为晚期肝癌。不少人都是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得病的,像徐锋现在这种情况,移植手术要尽快。”
徐锋,生存的唯一希望就是肝移植,仅手术费就需50多万元!
徐锋家境贫寒。父母都是老实本份的农民,徐锋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徐锋生病前,57岁的父亲徐文高是杭州一家冷冻食品公司的搬运工,每月工资2400元,常常起早贪黑地加夜班。58岁的母亲项锦红在浙江从事月薪1000元的家政工作。现在,为了照顾儿子,徐锋父母已双双辞去工作,除了徐锋每月2647元的工资,家庭已没有其它收入。
面对巨额医疗费用,这个贫寒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
得知徐锋肝癌晚期,组织上给予了高度关心。
2012年12月29日上午,安徽省黄山市市委书记王福宏冒着雨雪深入歙县最偏远的狮石乡营川村调研时,意外得知歙县郑村镇潭渡村大学生村官徐锋刚被浙江省肿瘤医院确诊为肝肿瘤,家人打来电话向村党组织求助。王福宏书记当即要求相关部门尽力救助,帮助身患肝癌的大学生村官徐锋度过难关。
2012年11月31日晚,歙县县委组织部领导、郑村镇党委书记连夜乘车前往浙江省肿瘤医院看望徐锋及其家人,并送去第一笔救助款。省委组织部农组处和市委组织部徐健玲、王震新两位副部长,到杭州医院看望徐锋,并送去救助款。2013年1月2日,徐锋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做了肝移植前期介入手术。2013年1月4日,歙县县委书记胡仕圣、县长黄仁麟先后就帮助徐锋同志作出批示,并带头为救助徐锋捐款。当日,歙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焦长龙亲自召集县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就帮助大学生村官徐锋度过难关作出具体部署,当场协调落实先期治疗费10万元。
2013年1月15日,歙县县委组织部发出救助大学生村官徐锋的倡议书,这是该县首次就救助一个党员发出倡议书,凝结着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深深厚爱。倡仪书刚从《歙县政府网》、《歙县先锋网》发出,不到半小时,就收到歙县齐桂芬女士的捐款。2013年1月15日-16日,短短两天,徐锋工作所在的郑村镇就收到党员群众自发捐款58000元。歙县三阳乡党委通过流动党员qq群向流动党员发出倡议书,在浙江省常年务工党员洪道祥得知消息后,当天赶到医院向徐锋捐款1500元。
除了徐锋工作的郑村镇之外,地处歙南的杞梓里镇是歙县28个乡镇之中捐款最多的乡镇,杞梓里镇广大群众为徐锋捐款29641元。杞梓里镇党委书记吴成志说:“我们全镇16个村,是歙县村数最多的乡镇。近年来,组织上为我们派了4名大学生村官,他们工作、为人,在老百姓中有口皆碑,群众对大学生村官印像很好,盼望更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来,到杞梓里镇来工作。踊跃捐款献爱心,就是老百姓对大学生村官的无声礼赞!”
无声的礼赞,有力的行动。
广大大学生村官也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救助徐锋的行动中来。仅歙县55名岗大学生村官就捐款15000元。歙县育鸿留守儿童学校的学生得知徐锋大哥不幸患病的消息,你一元、我五块,拿出父母给他们的零用钱,捐助820.5元。黄山市老年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老师(手机号码15056687746)专门打电话到组织部了解徐锋病情,捐款1万元,她说:“天下父母心。这孩子不容易,年纪轻轻到农村,不幸患上这种病,我看了报道很难过。”安徽合肥、江苏省徐州市、四川等村官纷纷汇来爱心款…
2013年1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来了一个与徐锋相匹配肝源,但徐锋主动让给了一个比他更严重的病人。“1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有一个与自己匹配的肝源,不过有个比我严重的病人更需要它,就先让他移植了,我还能再坚持一两周。”1月22日上午,歙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浙江看望住院的徐锋时,他笑着这样说。但床边,年迈的双亲,紧蹙的眉头始终没舒展。
2013年1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再次为徐锋找到匹配的肝源。2013年1月31日止,歙县社会各界共捐款52.5万元,当日凌晨1:3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徐锋完成肝移植手术。手术成功后,徐锋的父亲徐文高当即向歙县县委组织部干部打来电话,这位党员抽噎着说:“我是徐锋的父亲,儿子生病却无法救他。是组织上救了他,是大家救了他!感谢组织关心,谢谢好心人关心,是您们大家给了徐锋第二次生命!”
是的,也许,我们可以估算某一个生命能够创造的价值;但是,我们无法估算每一份爱心的价值,无法估算出每一个生命能够称出来的价值重量—因为,爱心是无价的,生命更是无价的!
一场救助身患肝癌大学生村官徐锋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党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各届对大学生村官的殷殷厚望。这种期望和厚望,必将激励着无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用无悔的青春唱响着气势磅礴的生命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