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本报曾连续刊登《一场大学生“村官”间的“爱心接力”》等多篇报道,关注身患肝癌的安徽歙县大学生“村官”徐锋与浙江衢州大学生“村官”黄炊生死线上演绎“爱心接力”的故事。数以千计的村民和社会人士自发前往歙县殡仪馆,为因癌细胞扩散医治无效去世的徐锋送行,为徐锋折射着崇高品格的遗嘱而感动。
2009年9月,黄山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徐锋大学毕业,来到歙县郑村镇潭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他建起村务网站,帮村民上网销售农副产品,深受群众喜爱。2012年,任期已满的徐锋选择了继续留任。然而,没过多久,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徐锋的父母都是农民工,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歙县及黄山市各界先后为他募捐了80多万元医疗费用。
就在徐锋住院等待肝移植期间,得知另一位患者病情更加危重,他便主动将匹配肝源让出。此时,在同一家医院等待骨髓移植手术、同为大学生村官的黄炊,得知徐锋的情况后,把之前“村官”们为自己捐助的1.48万元转捐出来。此后,徐锋顺利进行肝移植手术。出院前夕,他又将爱心捐款20626元转捐给黄炊,鼓励她早日康复出院,一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爱心接力”经本报报道被传为佳话。
2013年4月,术后第三个月,徐锋返回工作岗位。他深知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来之不易,倍加努力工作,领导同事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不愿给他压担子,但徐锋主动请缨。当年5月,全镇开展扶贫调查,他又主动挑起潭渡村扶贫调查工作,领导还犹豫不决,可他一再坚持,“潭渡村的情况我很熟悉,这项工作交给我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白天下村入户摸底填表,晚上加班进行信息录入,按期高标准完成工作。
重返岗位三四个月后,在一次复查中,徐锋被查出癌细胞转移,扩散到肝、肺、腿骨等处,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再次入院治疗。2015年11月30日6点38分,被潭渡村村民誉为“最美村官”的徐锋,永别了他热爱的工作和为之感恩的社会与亲人。
“我一生只有二十八年,党和政府为培养我、为挽救我的生命给了我很多很多,但我再也没有机会为党和人民工作了,我只能带着遗憾离去。为挽救我的生命,许多好心人为我捐款、给我鼓励,对于他们的大恩大德,我再也没有机会报答,再也没有机会感恩社会,我只能说一声谢谢……”11月初,弥留之际的徐锋以断断续续口述的方式,让家人代写了遗书。
“我不能为父母尽孝了,不能为他们养老送终了,却让他们在晚年煎熬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一世间最大的痛苦。”在遗书中,徐锋牵挂着父母,也牵挂着自己工作的地方:“郑村镇是我一生唯一工作过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十分留恋这片土地,但我再也没有机会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了,我只能带着这份遗憾离去,我有一个愿望,在我死后,能埋在这块土地上,让我能看到郑村镇的发展,我将含笑于九泉……”
“在徐锋生病期间,我们收到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80多万元,徐锋走之前表示,要将余下的善款继续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听到徐锋父亲徐文高转述的徐锋遗嘱,在场干部群众无不潸然泪下,肃然起敬。
相关新闻:大学生村官因癌去世乡亲含泪相送 曾主动把匹配肝源让给他人
12月1日上午,徐锋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开后,歙县有关方面、郑村镇和潭渡村干部群众以及徐锋的亲属好友200多人,自发来到黄山市殡仪馆,怀着悲痛的心情为他送上最后一程。当天中午,省委组织部和黄山市有关方面专门派人赶到歙县,向徐锋的亲属表示慰问。
2009年,徐锋从黄山学院毕业后,考取全省第二批大学生村官,担任歙县郑村镇黎明村(后并入潭渡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在村里工作期间,徐锋积极要求进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把工作作为事业追求,把自己作为群众的孩子,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建起村级网站,开通“村民网上说事”栏目,推行党务村务网上公开,帮助村民在网上销售粉丝等农产品。
2012年底,徐锋被确诊为肝癌晚期。治疗期间,他主动把自己预约的匹配肝源,让给另一名病情危急的住院病人,演绎了一段当代大学生“礼让生命”的佳话。 2014年4月,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徐锋完成了肝移植手术返村工作。镇里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安排他到镇农经站工作,但他主动要求继续兼任村主任助理。三四个月后,徐锋在病情复查时被发现癌细胞扩散,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依然惦记着自己的工作,几次对前来看望的同事说:“对不起了,原来的有些事没有做完,有些事没有做好,只有拜托你们继续做了。 ”
20多天前,徐锋意识到自己病情恶化,便断断续续以口述的方式,让家人记下了他“写”的一封感谢信,表达了他对人生、对事业、对亲人的无限眷念。信中说:“我一生只有28年,但党和政府为培养我、为挽救我的生命给了我很多很多,但我再也没有机会为党和人民工作了,再也没有机会感恩社会了,我只能说一声‘谢谢’。”“郑村是我一生中唯一工作过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十分留恋这片土地。我有一个愿望,在我死后,能埋在这块土地上,让我能看到郑村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