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乡镇党委换届工作4月底已经完成。全省1246个乡镇,除1个乡镇因区划调整暂缓换届外,1245个乡镇共选出乡镇党委班子成员11007名。其中,有332名大学生村官。
据介绍,为扩大选人视野,进一步优化乡镇班子结构,该省明确要求,注重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择优选拔,按照“乡推荐、县考察、市审批、省备案”选拔审核机制严格把关。参加选拔的大学生村官要求本科以上学历,4年以上工作经历且任大学生村官3年以上。
此次入选乡镇党委班子的大学生村官,在村表现突出,工作实绩明显,群众认可度高。比如,石台县“养鸡村官”王效龙,是当地有名的创业致富带头人。8年来,他带领村民发展土鸡养殖,创办小河镇龙山土鸡生态养殖园,成立专业合作社,土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他还整合销售山野菜、兔子、富硒大米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走连锁化和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成功开拓上海及周边城市市场;亳州市大学生村官杨紫怡,到村任职4年多来,视村民为家人,帮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给贫困家庭送去关爱,同时,她还自掏腰包建起了减店村艺术培训中心,免费给200多名留守儿童辅导艺术课程……对于从“村官”到“乡官”的身份转变,他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虽然岗位变了,但服务基层群众的宗旨永远不变。不管在什么岗位,踏实干好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择优选拔大学生村官等人员进入乡镇党委班子,不仅拓宽了年轻干部的培养路径,也为乡镇领导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解决了乡镇领导班子人才缺乏的难题。淮南市芦集镇党委书记宗卫东说,以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只能从公务员队伍中选拔,来源单一、选拔渠道窄。早在2013年,他就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建议,打破身份界限,扩大乡镇干部选人视野。“这次改革,激发了大学生村官、优秀村干部和事业编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那些乡镇对‘三农’工作有经验、有感情、有激情的优秀年轻人投身基层。”宗卫东说。
据安徽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接下来的政府换届工作中,该省还将继续加大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三类人员”中的选拔力度,确保每个乡镇从“三类人员”中择优配备班子成员不少于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