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淮南市大学生村官选调生成长成才“双百计划”实施意见》,市委组织部等几部门日前出台了大学生村官、选调生选拔使用、考试录用、挂职工作等3个配套文件,努力拓宽来自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渠道,培养造就一批年纪轻、素质高、品质优的党政后备干部,为淮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干部储备和人才支持。
据悉,淮南市“双百计划”坚持“优选进来、培养出来、使用起来”的培养选拔机制,计划每年选聘100名左右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到基层工作,经过3至5年的努力,培养100名左右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干部、选拔100名左右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担任乡科级干部。
优选进来。积极向省里争取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分配名额,坚持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通过发布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公示、培训上岗等环节,严格程序,择优选聘。加大面向国家“985、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来淮工作。
培养出来。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把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组织他们参加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年度学习。按照分级、分类培训原则,抓好岗前培训、初任培训、年度轮训,确保大学生村官每人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选调生在基层工作3年内各类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个月。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继续学习深造。优先安排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到各级党校、高校参加培训。二是突出实践锻炼。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结合自身专长创业,将其纳入大学生就学就业“万人计划”,提供项目和贴息支持。有计划地把大学生村官、选调生派到经济发展、综治信访、拆迁一线等重要岗位锤炼成长。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团代会、妇代会代表人选。
使用起来。一是定向考录进队伍。加大定向考录公务员的比例,每年从公务员招录计划中拿出25%的比例,面向任满3年、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考。乡镇公务员主要从任满3年的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考。大学生村官考录进乡镇、街道工作后,各县(区)要将其作为乡科级班子后备人选,予以跟踪培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任职2年以上、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每门笔试科目成绩加2分。每年事业单位招聘,除专业技术岗位外,市、县拿出一定比例,面向任职3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含在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定向考录。二是择优选拔进班子。乡镇和县(区)直部门领导班子调整时,优先考虑选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时,任满3年、担任村“两委”副职以上职务、聘期考核优秀、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可按程序推荐作为提名人选。经选举担任乡科级领导干部的大学生村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选调生,综合素质高、考核优秀的,试用期满后可选拔为乡镇、街道班子副职;在基层工作满4年、考核2年优秀的选调生优先进入乡镇、街道班子。根据工作需要,市、县(区)适时开展面向在基层工作3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公开选拔乡科级干部。三是优先培养进后备。选调生和取得公务员身份的大学生村官,优先列入各单位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对有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经历的乡科级干部,优先列入县级后备干部跟踪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