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淀区2013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已圆满结束,共有65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走上海淀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岗位。高学历成为海淀区2013年选聘工作的亮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86.2%,博士研究生占3.1%。
据了解,自2013年3月份起,海淀区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根据“每村两名大学生”的原则,结合岗位空缺和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流动发展预期情况,计划选聘65名大学生村官。此次选聘工作专门印发了宣传手册,走进高校为毕业生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严格选聘工作的各个程序,并由海淀区委组织部等部门负责监督面试程序,确保选聘工作公平、公正;选聘程序中重视“心理测试”结果,将“心理测试”中对考生心理素质的描述作为重要参考。
海淀区自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以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管理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工作纪律、培训与考核、合同档案管理、工资与经费保障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海淀区大学生村官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针对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缺少农村工作、生活实践的实际情况,各镇建立了由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组成的“双帮带”机制,切实发挥帮助指导作用;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交流工作体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