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村官舞男”激活农民夜生活
2013-12-03 14:30:00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每到傍晚,在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仙台村文化广场上总能看到这样新鲜一幕: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站在一群留守妇女前,激情四射地跳着独具乡村特色的原创广场舞。您可别看是男领舞,但他一招一式却有板有眼儿,跳着十分带劲,不是赢得学跳广场舞的村民们的叫好声。

  这是哪来的男领舞?原来,小伙子名叫王攀,是杨宋镇仙台村大学生村官。正是王攀的领舞,才激活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广场舞风靡一镇。

  “阿姨,您这右手还得再抬高一点,动作一定要做到位才优美。”“大姐,注意表情,再笑开一点。”……站在文化广场,只见村民跳的正酣,但不时还传来这样的教导话语。今年50多岁的韩淑琴大妈一边跳着广场舞,一边介绍,“以前村里的姐妹们晚饭后几乎没啥娱乐,要么宅在家里看电视,要么凑一桌打麻将或者斗地主,不但身体没有得到锻炼,到头来还落下一身毛病,真是得不偿失。”韩大嫂笑着说,现在可不一样了,大家伙儿吃过晚饭后都穿戴整齐到村上的广场,只听音乐一响就跟着小王儿一起跳舞。“要不是他教大家跳广场舞,我们现在都加抱娃看电视呢。”

  毕业于北京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王攀,从小学习舞蹈,至今已10年之久。带着他“要把专业发挥到农村”的梦想,去年他毅然选择了到农村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助理。工作一年来,无论是区里和镇里的文化活动他都少不了露一手,优美精湛的舞姿折服了不少当地百姓。也正因如此,春节那会儿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区文化馆的领导,接下“怀柔区万人广场舞大赛”舞蹈创编的工作。

  让王攀投身到编创乡村广场舞的动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来到村里后,王攀发现一个问题,平日里,他看到村上的村民们特别是妇女平日靠打牌、看电视消磨时间,日子过的很乏味,便突发奇想,何不教大家跳广场舞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初生牛犊不怕虎。事情定下来之后,他立即介绍学校与文化馆结成共建单位,并申请成立了8名研究生组成的创编团队。科班出身的他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加上学弟学妹们的协助,本以为会轻松搞定,却没想到现实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经过一个月的努力,4月初第一稿接受评审,馆长和几名区级文艺骨干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王攀回忆,编舞对我们来说其实不算难事,但是最初恰恰就是没想到要与现实结合,当时几位老师说完之后自己才恍然大悟,这次是为老百姓编舞,必须得他们能接受才行,动作不能过于专业,而且曲子必须得欢快,还要耳熟能详。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事情的关键,这次他并没有急于做修改。每天下班后坐车到怀柔城区的大公园或是杨宋凤翔公园,感受真实的百姓舞蹈,虚心向村民请教,从此便没有了周末。

  很快,第二稿出来了。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队形变化、动作大小都还欠缺,仍不能完全符合大赛要求。“那会儿我都要崩溃了。动作既不能太专业,还要以适合比赛为主,哪首曲子既广为流传,还适合配舞?馆里的意见如何适度的表达给创作团队,而且还不影响他们的创作热情……”王攀说,那段时间来自双方的压力让他焦头烂额,一度想放弃。然而,想到自己的理想,想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面,他毅然坚持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王攀除坚持去公园向百姓请教外,村里喜好文艺的副书记也成了他的“参谋”,帮他出主意,找村民试跳。“这小伙子真是有点钻劲儿,而且不怕吃苦,看着我都心疼。”副书记解淑萍介绍。修改第三稿时,正赶上村委会换届选举,前期工作筹备,包括正式选举的各项事宜他都得全程参与,那段时间他每天也就睡三四个小时,本来不算健壮的身体明显着又消瘦了不少。

  “五月份是我最难的时候。压力就不用说了,和学校沟通不能完全靠电话,大部分时间得回学校亲自交待,又赶上选举,就这么一直来回的两头折腾。”王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5月中旬,在王攀的不懈努力下,八支舞蹈在规定时间内定稿,包括《不如跳舞》、《中国味道》、《春风的姑娘》等,其中还包含三支民族舞。目前,这八支独具浓郁乡村韵味儿的广场舞不仅在本镇推广,周边镇村也争相邀请王攀领舞教授。

  “一大小伙子都敢跳,咱女的有啥不敢的。”从去年至今,每天下午跳广场舞,成了大伙雷打不动的娱乐项目,大家借着跳舞,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联络了感情。村民的话,说出了王攀的心声……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