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在全镇进行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服务需求专项调查,来自各村的大学生村官又多了一个“调查员”的头衔,佩戴调查员证每天与村里的残联工作人员一起走进大街小巷,深入残疾人家中进行入户调查。在平谷,全区17个镇乡、街道的大学生村官像大华山镇的村官们一样,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头衔”,在为村民服务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在历练中成长。
大学生村官学历高,有文化,但由于年纪轻,阅历浅,缺少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平谷区委区政府从十年前开始选聘大学生村官就要求各镇乡、街道为村官们创造各种锻炼机会,以此丰富大学生村官的社会阅历,尽早融入社会投入村里的工作。于是,无论新老村官自然而然地在做好日常具体工作的同时,扮演起了多种社会角色。村两委班子开会,他们是会议记录员;建益民书屋,他们是图书管理员;设便民代办服务站,他们是首席代办员;入户调查,他们是调查员;村里搞文艺活动,他们既是演员又是报幕员;村里上报项目,他们是责无旁贷的项目书起草员;村民写申请,他们又是义务的“代书”员……
去年11月份,峪口镇为了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依法行政模拟法庭教学活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担任“审判员”的是本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由于提前做足了“功课”,这名大学生村官在庭审中把“审判员”这个角色“扮演”得非常逼真,受到了在场领导和区法院指导法官的好评。此次模拟法庭教学活动让在场的大学生村官们受益匪浅,不仅体会到了法庭的庄严和现场气氛的严肃,而且从中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经过社会历练的大学生村官在多重角色中日渐成熟起来,成为村级组织建设中独当一面的新生力量,在全区广大乡村到处都能见到这些年轻人辛勤工作的身影。
作为平谷首善之区的平谷镇,村村办有“益民书屋”,自开放以来很快成为丰富村民茶余饭后业余生活的文化阵地。乡亲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就来书屋查阅相关图书和报刊,但在管理方面却存在问题,由于图书分类不清,编码不全,影响了村民借阅图书,看书借书的人渐渐少了起来,“益民书屋”一度成为了摆设。大学生村官成了各村的“益民书屋”的主人后,大家群力群策,让书屋“活”起来。如对书屋区域重新规划摆放,书籍按内容分类,对每本书进行编码并电子化录入信息,增设桌椅供村民阅读。村官们还积极争取区图书馆的支持,根据村民需要采购图书,让书屋的内容和品种更加丰富。现在,全镇各村的益民书屋在这些大学生村官们的管理下,室内明亮干净,桌椅一应俱全,书籍分门别类,整齐有序。村民来借阅,电脑一搜就知道书在哪个位置。书屋虽小,却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氛围。村官们在服务村民图书借阅的同时,也增进了与乡亲间的感情,学到了许多图书管理知识。
前不久,平谷区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红旗竞赛评比检查。知晓村情的全区大学生村官积极协助所在村党支部做好迎检工作。他们严格按照考核程序填写自荐申请表,加班加点整理、撰写文字和图片资料,为村级党组织通过评比考核赢得荣誉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