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我在村 | 身份转变见证扎根深度
2025-04-08 15:1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当高铁穿越巴渝群山,熟悉而又陌生的“渝普”在耳畔响起时,我知道自己来到了充满烟火气息的山城重庆。“用知识反哺人民,以脚步丈量土地”的信念,如同江水奔流般在胸中激荡。

  初到荣昌区荣隆镇玉久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时,村民好奇的目光中带着狐疑。“外省来的大学生听得懂我们这儿的话吗?吃得了苦吗?会不会坚持不住两个月就走了?”这样的疑问如同山间晨雾挥之不去。记得第一次走访监测户,72岁的王大娘拉着我的手说:“小伙子,这山路可不好走啊!”我望着她家院墙裂缝里钻出的野草,真切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半年的在村时光,我与村“两委”班子翻山越岭:晨光熹微时调解地界纠纷,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星斗满天时开办小院讲堂,让200余位村民了解新政策……荣隆镇组织委员邓跃虎是我的“师傅”,他手把手教我“土办法”:用方言拉家常,与村民组长谈农活,坐农家竹椅搞活动。这些看似粗粝的工作方式,让我逐渐读懂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层密码。

  征地拆迁的“攻坚战”中,我与村民在田间地头丈量每一寸土地。盛夏骄阳炙烤下,汗水浸透的工作服“记录”着9次现场测绘、2次临时用地协调、10余场政策宣讲的坚守。当150余户村民的权益得到保障时,他们眼中闪烁的信任之光让我懂得,融入基层要用真心换真情,持久耕耘。

  宣传阵地的开拓最富创意。自学无人机航拍技术后,当首部村庄宣传片在村委广场放映时,老书记那句“后生可畏”的赞叹,点燃了我打造“云端玉久”的激情。此后的日子里,我与村干部谋划,打算打造玉久村自己的网络宣传平台,用短视频记录农产品生长过程,让手机变成“新农具”。

  森林防火的考验最为惊心。面对覆盖率达65%的村域林区,我们组建应急专班,建立“网格化”防控体系。节假日值守、常态化巡逻、入户“夜话”宣传,10余起潜在火情的成功处置,换来了青山常在的安心。每当看到苍翠林海间升起的袅袅炊烟,胸中便涌动着守护者的荣光。

  如今走在村头巷尾,“小肖”的呼唤总在耳畔。从初来时的“那个年轻人”到现在的“自家弟弟”,身份的转变见证着扎根的深度。站在新硬化的产业路上远眺,远山如黛,沃野绵延。在村日记扉页的誓言愈发清晰:“脚底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肖靖原

  肖靖原(右)开展小院活动。 郭汝操 摄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