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甘肃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在精准扶贫中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意见》,推动大学生村官在精准扶贫主战场建功立业。
通知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基层一线后备干部人才的重要来源,是推动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坚强力量,也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主导力量。全省各级党组织要着眼于“培养干部、人才”和“加强基层组织”的工作定位,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建功立业行动,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完善政策措施,从严教育管理,推动全省大学生村官工作更加健康发展,促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发挥作用、成长成才,使大学生村官队伍真正成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骨干队伍,成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生力军。
通知明确了大学生村官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职责任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宣传贯彻惠农政策。特别是宣传好“1+17”精准扶贫方案中关于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文化扶贫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让贫困农户了解政策、熟悉政策,教育引导贫困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协助落实扶贫措施。主动参与到村到户到人资金项目的衔接立项、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验收评估,重点落实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任务;引导发展富民产业。制定完善全村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劳务输转等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选好致富项目;引领推进电商扶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帮助建强村级组织。帮助村党组织抓好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
据介绍,截至目前,该省共有4443名大学生村官被分配或调整至贫困村,其中今年新选聘的,998名大学生村官已全部分配至建档立卡贫困村工作,兰州、金昌、酒泉、张掖、武威、白银6个市已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全覆盖。
奋斗在精准扶贫一线的大学生村官们通过不断探索,立足本村实际,很快找到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在陇南大山深处的草滩村,大学生村官张璇开办了一家名为“鸡峰山珍品”的网店,在一年半时间里帮助周边群众销售土蜂蜜、土鸡、土鸡蛋和山核桃等山区特产,累计销售额达到180万元。全省像张璇这样的大学生村官还有很多,仅陇南市就有687名村官创办了738家网店,为当地农民带来滚滚财源。
另据了解,为鼓励大学生村官在贫困村大显身手,该省各县市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天祝县要求有条件的乡镇为大学生村官电商创业提供场所;民勤县建立电商创业绩效评估机制,每年对网店经营效益好、示范带动效应强的大学生村官给予3000-5000元的奖励;华亭县则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在贫困村任职工作实绩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培养、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任职两年以上、在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考核优秀的列入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山丹县在贫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全部纳入新任职村所在乡镇干部管理体系,与乡镇干部同要求、共管理。